Page 343 - 开化古籍丛书之二:皇宋事实类苑(1—39 卷)
P. 343
· 338 · 开化古籍丛书 《皇宋事实类苑》卷第三十四 · 339 ·
抨弹之疏不辍上闻。因作诗送一台官曰:“弱羽惊弦势未安,孤飞殊不碍鸳鸾。 哉此贤!”第二迭泛声同此。“醉翁啸咏,声和流泉。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
黄金自有双南贵,莫与游人作弹丸。”始王沂公曾当国,郑公为翰林学士,欲 山有时而童巅,水有时而回川。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此意在人间,试听
撼之,因作青州诗曰:“日上西山舞鸾鹤,波翻碧海对蛟龙。直钩到了成何事? 徽外三两弦。”方其补词,闲为弦其声,居士倚声为词,顷刻而就,无所点窜。
消得君王赐履封。”以沂公青人故也。 遵之子为比丘,号本觉法真禅师,居士书以与之,谓曰:“二水同器,有不相入。
五 二琴同手,有不相应。沈君信手弹琴而与泉合,居士纵笔作词而与琴会,此必
景休曰:夏竦,字子乔,父故钱氏臣,归朝为侍禁。竦幼学于姚铉,使为水赋, 有真同者矣。”
限以万字,竦作三千字以示,铉怒不视,曰:“汝何不于水之前后左右广言之, 二
则多矣。”竦又益之,凡得六千字,以示铉,铉喜曰:“可教矣。”年十七,善属文, 张芸叟奉使大辽,宿幽州馆中,有题苏子瞻老人行于壁间者。闻范阳书肆
为时人所称。举进士,开封府解者百数,竦为第六,贡院时奏名第四,会其父 亦刻子瞻诗数十篇,谓之大苏集。子瞻名重当代,外至夷虏,亦爱服如此。芸
死于边,竦以死事者子补奉职。贡院奏竦所试赋诗,优于省元陈尧佐,以其幼, 叟题其后曰:“谁传佳句到幽都?逢著胡儿问大苏。”以上见《渑水燕谈》。
故抑之来举,请免省试。诏许之。竦以奉职行父丧,服终,换丹阳主簿,举贤
良方正及第,拜大理评事,通判台州。秩满,迁光禄寺丞,直史馆。顷之,奉 李文肃
诏修史,俄知制诰,时年二十七。
李昉再入相,以司空致仕。为诗慕白居易之浅切,所居有园林,畜五禽,
陈文惠 皆以客为名。白鹇曰闲客,鹭曰雪客,鹤曰仙客,孔雀曰南客,鹦鹉曰陇客。
昉各为诗一章,尽为客图,传于好事者。又慕居易西京九老之会,得宋琪等八
陈文惠尧佐,端拱元年程宿下及第,止二十八人。时公兄弟先登第,举族 人,皆年七十余,时为九老会,未果而卒。
贫,时但未仕,父省垂尚为小官。家极贫,魏野以诗贺之曰:“放人少处先登第,
举族贫时已受官。” 玉溪生
苏东坡 公尝言,至道中,偶得玉溪生诗百余篇,意甚爱之,而未得其深趣。咸平、
景德间,因演纶之暇,遍寻前代名公诗集,观富于才调,兼极雅丽,包蕴密致,
庆历中,欧阳文忠公谪守滁州,州有琅琊幽谷,山川奇丽,鸣泉飞瀑,声 演绎平畅,味无穷而久愈出,钻弥坚而酌不竭,曲尽万态之变,精索推言之要,
若环佩,公临听忘归。僧智仙作亭其上,公刻石为记,以遗州人。既去十年, 使学者少窥其一斑,略得其余光,若涤肠而换骨矣。由是孜孜求访,凡得五七
太常博士沈遵,好奇之士,闻而往游,爱其山水秀绝,以琴写其声,为《醉翁吟》, 言长短韵歌行杂言共五百八十二首。唐末,浙右多得其本,故钱邓师若水未尝
盖官声三迭。后会公河朔,遵援琴作之,公歌以遗遵,并为《醉翁引》以叙其 留意捃拾,才得四百余首。钱君举贾谊两句云:“可怜半夜虚前席,不问苍生
事,然词不主声,为知琴者所惜。后三十余年,公薨,遵亦殁。其庐山道人崔闲, 问鬼神。”钱云:“其措意如此,后人何以企及?”余闻其所云,遂爱其诗弥笃,
逋客也,妙于琴理,常恨此曲无词,乃谱其声,请于东坡居士苏子瞻以补其阙, 乃专缉缀。鹿门先生唐彦谦慕玉溪,得其清峭感怆,盖圣人之一体也。然警之
然后声词皆备,遂为琴中绝妙,好事者争传之。其词曰:“琅然清圆,谁弹响? 之句亦多,予数年类集,后求得薛廷珪所作序,凡得百八十二首。世俗见予爱
空山无言,唯公醉中知其天。月明风露涓涓,人未眠,荷篑过山前,曰有心也 慕二君诗什,夸传于书林文苑,浅拙之徒,相非者甚众。噫!大声不入于俚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