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02 - 泰顺县文化志
P. 602

人物                                          ·539·


                 1988年,调入泰顺县文化馆担任创作室主任、群文舞蹈干部。1999年,调入温州市歌舞团,

                 任副团长、编导工作。同年,进入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进修,师从肖苏华教授学习当代编
                 舞技法。从事舞蹈艺术30余年,作品频频获得大奖。1993年,舞蹈《酿稻情》,被入选浙江

                 电视台电视节目,向海内外播出。1997年,舞蹈《乡谷季风》获浙江省第五届音乐舞蹈节创
                 作、表演一等奖,并列为获双奖作品第一名。进入新世纪,创作编导温州市首部音乐舞蹈诗

                 《瓯越情韵》,参加温州市首届艺术节获得成功。舞蹈作品《山里的太阳》获第六届中国舞
                 蹈“荷花奖”,并获十佳编导奖。舞蹈《喊山的山哈娘》浙江省第五届音乐舞蹈节创作、

                 表演一等奖并列为获双奖作品第一名。舞蹈《乡谷季风》等5个作品连续被评为温州市“五
                 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其间,担任总导演,策划、参与编导大中型晚会200多台。由于创

                 作成果突出,四度被评为温州市人民政府文学艺术创作最高奖“金鹿奖”(2次)、“银鹿
                 奖”(2次);被评为温州市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连续3届被评为温州市鹿城区

                 第五、六、七届优秀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专业技术优秀人才、第二届温州市鹿城区优秀文化
                 人才。

                      季天渊,女,1964年生,三魁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木偶头雕
                 刻)、主任舞台技师、温州市“十佳”青年民间艺术家。自幼随父季桂芳学习木偶雕刻及彩

                 绘技艺。1989年创办泰顺工艺玩具研究所。其后,先后在温州工艺美术雕塑专修班、浙江工
                 艺美术学校、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研究室学习,专业从事木偶头雕刻、车木玩具设计及舞台道

                 具设计与制作。其创作的木偶头造型具有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雕刻风格线条明快,雕工精
                 细,常用夸张浓缩手法以体现木偶人物性格。部分木偶作品和《拦街福》《温州百工》等大

                 型民俗场景作品,被温州市民俗博物馆、温州市南戏博物馆、永嘉昆曲馆等单位收藏。20世
                 纪90年代以来作品获奖情况:壁画《欢乐之夜》获浙江省第二届乡镇工艺美术精品展评会一

                 等奖,车木工艺《仿古娃娃》获浙江三雕创作金奖,车木工艺《仿唐仕女》获首届(杭州)
                 国际民间手工艺展览会金奖,车木工艺《惠安女》获西湖博览会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

                 品暨国际艺术博览会优秀作品奖,车木造型作品获浙江省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博览会天工优秀
                 作品奖,道具设计与制作越剧《宦门浪子》获温州市第十届戏剧节舞美单项奖。其木偶雕刻

                 作品受外国友人的欢迎,常受国际木文化协会邀请,参加不同国家地区举办的大型展览:
                 《皇帝》《穆桂英》《白素贞》等参加“第八届台湾·浙江文化节”和海峡两岸文化遗产

                 节展览,《黑花脸》《包公》等参加俄罗斯·中国浙江文化节展览。2014年,《包公》《贵
                 妃》《济公》《穆桂英》等入选印度“天工遗风—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2015年,

                 《宫装花旦》、《女靠武旦》等入选瑞士“美丽浙江·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2015
                 年,《大靠脸谱》《济公活佛》等入选瑞士“美丽浙江·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同年参

                 加第十届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会·浙江非遗传承与创新生活主题馆展示展演活动,获
                 优秀展演奖。
   597   598   599   600   601   602   603   604   605   606   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