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1 - 《天台山道教史》
P. 131

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等 7 大弟子,号称“全真

                  七子”。全真道至此正式成立。

                        全真道教义受时代思潮影响,力主三教合一,以《道德经》、《般

                  若心经》、《孝经》作为信徒必读经典。修行方术以内丹为主,不尚外

                  丹符箓,主张性命双修,先修性,后修命。它和旧道派有很大的不同,


                  旧道派大都认为,经过修炼,形、神皆可不死,故其信仰是肉体与精

                  神一起长存,即所谓“白日飞升”。全真道则不然,它在成仙信仰上,

                  不再追求“肉体不死”,只追求“真性”解脱和“阳神”升天。认为人


                  的肉体是要死灭的,人的真性或阳神则可以长存。王喆说:“修行须借

                  色身修,莫滞凡躯做本求。假合四般终是坏,真灵一性要开收。”又说:

                  “唯一灵是真,肉身四大是假”。因此,他批评肉体长生的追求者,说:

                  “离凡世者,非身离也,言心地也。今之人欲永不死而离凡世者,大

                  愚,不达道理也。”刘处玄的《至真语录》也说:“至其百年则身死,


                  其性不死也。”又说:“真我者,人之性也……无形之道也。”全真道放

                  弃肉体不死的信念,只追求“真性”解脱和“阳神”升天,与佛教追

                  求的“涅槃”相似。他们所说的真性、真心等,即源于佛教。


                        1219 年,丘处机远去西域行宫朝见成吉思汗,大得赏识。赐给金

                  虎牌、玺书,命他主持天下道教。邱回燕京后驻长春观(今北京白云

                  观),开坛说戒,弟子四出建立宫观,使全真道组织发展到极盛。其后

                  虽因与佛教辩论失败而受打击,但在整个元代全真道一直保持发展势

                  头。


                        当全真道在北方发展时.南宋地区的金丹派南宗也在积极活动。

                  该派继承张伯端的学说,主张先修命,后修性。元朝统一江南后,南

                  宗与全真道(北宗)合并,共尊东华帝君、钟离权、吕洞宾、刘海蟾、


                  王重阳为五祖,下设北七真(即全真七子)、南七真(张伯端、刘永年、


                                                           131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