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4 - 《鹿城年鉴2015》
P. 134

鹿城年鉴      2015
              LUCHENG YEAR BOOK


              【杨府山涂河】    坐落于杨府山西               1000年前形成上沙、老涂,吟州的               坑溪水,灌溉农田约100亩,并建有
              北麓,涂河纵横联网,不仅有南流                  古沙群,200年—150年前而成的               胜利水电站。
              向北,又有以西向东,起于西端黎                  东江沙、前沙的沙洲,因沙洲的发
              明水闸外浦东面,向东流往上涂、                  育成长,汊道淤塞。《永嘉县志》                 【风门河】  风门河又名双屿河。位
              下涂到上新田止,全长7200米,河                载:清顺治十八年(1661)迁弃,               于双屿街道境内。东起南汇街道瓯
              宽约3米左右,跨河大小桥19座,中                清康熙九年(1670)后复迁回。旧               浦垟村,西向延伸经营楼桥、垟田
              涂河段由黎二村水闸排入瓯江,其                  属膺符乡第七都,俗称七都涂。                  等村辖境,复折向北,沿温金公路
              余由涵洞分别排入蒲州河与瓯江。                    1956年岛民把前沙、吟州、                西侧至岩门村入仰义街道境内,全
                                               老涂界港汊筑坝堵浦,形成长2700               长6公里,系常流淡水河。
              【划龙桥河】  自西往东流向,自温                米、宽150米七都湖(中心湖),可                 河以东段经过双屿、南汇两街
              瑞塘河的丽田桥(原金龙桥)向东                  蓄水50万立方米。又疏浚旧河道,                道接壤处的风门坳得名。又以流
              经划龙桥、上田大桥、老上堡、旺增                 与七都湖沟相连,形成七都岛河渠                 贯双屿街道平原全境被称为双屿
              桥、温强公路、中蒲州,从蒲州水闸                 水网,河道长22475米,一般水深2              河。风门河绝大部分系1949年后
              流入瓯江,全长6150米。河宽40—45             米,总蓄水量为64.84万立方米。其中             依靠人力挖成。1950年冬,温金
              米,最窄处16米,河高(吴淞)2米                主河长2375米,平均宽度127米,支             公路双屿段动工建造,应群众要
              左右,跨河桥梁6座。系温瑞塘河通                 河长20200米,平均宽度15.20米。            求,路基所需土方由两侧挖掘改
              龙湾状元镇瓯江水运航道。                       其支河老涂有:秧子河、龙船                 为一侧挖掘,成为一段新河道。
                                               河、江儿河、陡门河;上沙有:樟里                现在的风门河中南北向河段就是当
              【广化河】  从日陶厂南勤奋河(原                河、高殿河、深水河、板桥河、涨浦                时完成,其后仅稍予加宽加深。
              横河)由南至北,经广化桥、烈士                  河、水湫河;吟州有:东江河、横塘                1952年春,风门坳河段动工挖
              路浦桥,到广化水闸流入瓯江,全                  河、浦西河;前沙有:大段河、百三                成。1955年冬,最后完成垟田村
              长1600米,河宽17.5米。最窄处13.5           河、单百河、水流河、浮沙段河。                 境内一段。施工标准是面宽15米,
              米,一般为15米,河高(吴淞)2                                                 底宽3米,深3米。正常水位深1.5
              米,跨河桥3座。                         【葵溪】    俗称岙底溪。位于藤桥              米左右,宽4米—6米。
                                               镇岙底中部、藤桥镇北部。清光绪                   风门河南通会昌湖,西接仰义水
              【会昌湖】    区内古城西南河流总               《永嘉县志·叙水》载:“葵溪,                 库与石钟山翻水站,沿途沟通纵横河
              称。唐会昌四年,太守韦庸重浚治                  在泰清乡二十五都,水出夏岙。”                 道,构成一个完整的水利网系。
              之而名。源自瞿溪、雄溪、郭溪三                  夏岙即今小岙。葵溪源出白脚坳、
              溪之水。会昌湖河道为二。一称西                  田脚、黄连坑等山地,至丁埠头与                 【双桥河】  位于南汇街道双桥村附
              湖,自瓯海区旸岙,下西山,往净                  林路、底坦、吊降等溪汇合,向东                 近,故名。往北与浦桥河连接河道
              水、将军桥,折北至勤奋水闸,湖                  流经小岙、玉林、呈岸等地,东出                 称为十八湾河,黄龙村附近岔道称
              长10.7公里。旸岙到新桥河段为新桥               藤桥镇的樟树,经垟岸注入戍浦                  为黄龙浃。长约2公里,宽约10米。
              河;向东北至温瑞塘河,向北绕西                  江。长9公里,中下游最宽处50米,
              山以下是西山大河;至将军桥到勤                  最窄处30米。受益农田1000多亩。              【水井】   相传晋时郭璞营造白鹿
              奋水闸称勤奋河,河宽50—150米,                                               城时,为应着天上二十八颗宿星,
              最宽为230米,水深2—6米。另一称               【南溪】  别名潮埠溪。位于藤桥镇               曾开凿了28口井,素称“二十八宿
              南湖,以温瑞塘河北段为主。会昌                  双潮中部。明万历《温州府志》,                 井”。由于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变
              湖地质上称之海迹湖,经历代人工                  清乾隆、光绪《永嘉县志》均作殷                 迁,部分水井的水质受到污染,有
              围垦开拓而成。                          溪。主源西坑溪,源出双潮、五凤                 的水井已经废圮。
                                               垟交界处,北流至茅垟村南部,汇                   据2004年调查,二十八宿井中
              【七都湖泊渠】    七都是瓯江下游               合东坑溪,至潮埠北入瓯江。长8公                水质较好或尚可饮用的有15口,污
              泥沙淤积而成的中央涂,1300年—                里,最宽处约15米,茅垟村利用东                染的7口,已废的6口。


                 68  鹿城年鉴·2015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