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85 - 《鹿城区志》
P. 985

. 866 .  温州市鹿城区志                                                                                                                                                                                 卷四十九 文化艺术         . 867 .









                                                 ֻؽᅣᅣ໓ᅣ࿐                                                                                                                   第三节章小章说



                                                                                                                                         温州小说始起清季中叶,时有山东嘉祥人曾衍                          《金色的小鹿》、《记者与她的故事》等。胡兆峥
                                                   第一节章诗章歌
                                                                                                                                     东流寓温州,仿《聊斋志异》,作有《小豆棚》。                            作有《第十七个琴键》。渠川有长篇小说《金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鹿城籍作家勤奋笔耕,                         曾获华东地区优秀图书一等奖。
                鹿城诗文创作始于南北朝。宋永初三年(42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亦有诗人结社,于                                                名闻遐迩。林斤澜出版有《春雷》、《矮凳桥风情》                               20 世纪 80 年代,钟求是、王手、李涛、吕相国、
            诗人谢灵运任永嘉郡守,一年间,游遍郡内名山秀                             1970 年后期建立“鹿城诗社”,1987 年建立“温                                           等多种小说集。在《矮凳桥风情》中还用上温州方                            蒋胜男等一批中青年作家崛起。
            水,写下诸多诗作,开创了中国山水诗派。所作《登                            州诗词学会”,每年出版诗集。个人诗集有《剑庐                                                言反映家乡的风土人情。戈悟觉创作亦丰,作品有
            池上楼》《登江中孤屿》等诗,脍炙人口,成为千                             诗抄》(陈仲陶),《夏承焘诗集》、《天风阁诗
            古名篇。唐代,有诗人张张,与王维、孟浩然等为                             集》、《天风阁词集》(夏承焘),梅雨清散佚诗
            友好,李颀称其诗可与左思媲美;南宋,有集事功                             词由胡福畴辑成《劲风阁遗稿》。之后,又续出刘
                                                                                                                                                                          第四节章戏剧作品
            学派之大成者叶适,撰有诗文集《水心集》,名重                             景晨、王季思、王敬身、吴鹭山等诗集。
            一时。“永嘉四灵”徐照、翁卷、徐玑、赵师秀诗                                新诗勃兴于 20 世纪 30 年代。时有马骅(莫洛)
            风相近,诗成南宋一派。词人卢祖皋,为南宋词坛                             等创办海燕诗歌社,出版《暴风雨诗刊》。                                                       宋元时,温州南戏盛行,戏剧作品繁多。清末                              “文化大革命”后,戏剧生机恢复,剧目创作
            一大家,作有《蒲江词》,婉约蕴藉,语调悲凉。                                现代诗人唐湜,是中国九叶派诗人之一,代表                                               民初,戏曲得以复兴,剧目也随之增加。20 世纪                           繁荣。唐湜撰昆曲《百花公主》,陈又新作有现代
            元明两代,诗家迭出,有徐淮、李思衍、黄淮、周旋、                           作有《骚动的诗》、《英雄的草原》等多种。赵瑞                                                30 年代,话剧盛行。剧作家董每戡创作《C 夫人的                         剧越剧《星星之火》、瓯剧《血染青山》(与沈国
            张璁等人。清代,梅调元工词翰,作有《霁月轩》、                            蕻为文学理论家、翻译家,青少年时即开始写诗,                                                肖像》,为温州第一部话剧作品。尔后,一批话剧                            鋆合作)、《碧海月圆时》(与杨轲、沈国鋆合作)。
            《金陵游草》。季碧山有诗集《圃余小羊》,与祝                             有诗集《梅雨潭新绿》。                                                           作品相继面世,登台演出。                                      郁宗鉴作越剧《丽人劫》。沈国鋆作瓯剧《东海小
            圣源等合称“市井七子”。                                          此外,结集出版较有影响的尚有马骅的《叛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许多青年剧作者致力                          哨兵》。黄世钰作越剧《风雨同路人》及京剧《桂
                民国 9 年(1920),诗人陈仲陶、夏承焘、梅                       的法西斯》、《渡运河》长诗、金江诗集《生命的                                                于传统剧目的整理改编。时有瓯剧《阳河摘印》(高                           冠记》。沈沉作京剧《英雄泪》等。此外,较具影
            雨清、薛钟斗(瑞安人)等,建立文学团体,称“慎                            画册》、胡今虚叙事长诗《小城的黎明》、冯增荣《感                                              兆铭、林植民等整理),《高机与吴三春》(何琼玮、                          响的还有张思聪的话剧《决战》(与金帆等合作)、
            社”与“瓯社”,先后刊出文、诗、词录四册和《瓯                            情的风》等。                                                                何琼崖)。                                            《光明行》、《车队从这里经过》、《女老板秘史》、
            社词钞》两集。                                                                                                                      剧作家许思言(上海京剧院编剧),撰《海瑞                          越剧《浮生恨》、《孔雀街新潮》。郑朝阳编撰的
                                                                                                                                     上疏》、《七侠五义》、《汉武哭官宫》等京剧,                            瓯剧《仇大姑娘》等。
                                                                                                                                     颇受群众喜爱。

                                             第二节章散文、报告文学


                                                                                                                                                                          第五节章影视作品
                南宋散文家叶适,人称“雄文恃辩为永嘉博儒                           报纸副刊。由此,语体文开始流行。
            之冠”。《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文章雄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诗人散文家唐湜作有
            才气奔逸,在南宋卓然为一大家。”元明清时致力                            《月下乐章》,马骅作有《梦的摇篮》、《生命树》、                                                   20 世纪 80 年代初,张思聪和胡月玮合作将话                      金鹰奖。其他电视剧尚有张执任、陈爱民创作的《当
            于散文的名家颇多,有周达观、陈秀民、姜准、张著、                           《大爱者的祝福》等散文诗集。                                                        剧《光明行》改为电影,易名《何处不风流》,由                            你十八岁的时候》,何琼玮与他人合作《吴百亨》。
            周天锡、陈舜咨等                                              20 世纪 80 年代至 21 世纪初,散文家叶永烈,                                        浙江电影制片厂摄制后在全国上映。金帆与他人合                            沈沉作的《雁山魅影》、《怪侠欧阳德》以及朱月
                “五四”运动后,散文家郑振铎在温州创办《救                          创作甚丰,涉及面广,作品有《“四人帮”兴衰》、                                               作《喜鹊岭茶歌》(珠江电影制片厂摄制),金江                            瑜创作的《大屋下的丫环》等。池渌创作学校剧《友
            国演讲周刊》、《新学报》等刊物,倡导新文化与                             《沉重的一九五七》等。此外,还有吴军的《岁月                                                的美术片《过桥》(上海美术电影厂摄制)。电视                            情》、《铃鼓哪里去了》,分别获全国学校剧比赛
            语体文。散文家朱自清来温州省立第十中学任教,                             听潮》,吕人俊的《流蜜的江南》、叶坪的《在水                                                剧创作有张思聪《喂、菲亚特》、《远洋船长和他                            一等奖、奋发奖。
            作有《温州的踪迹》等散文名篇。在他们的影响下,                            之湄》等相继出版。                                                             的妻子》等。《远洋船长和他的妻子》获《大众电视》
            温州出现一批以刊载语体散文为主题的文学期刊与
   980   981   982   983   984   985   986   987   988   989   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