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4 - 康熙开化县志(点校本)
P. 74
·44· 开化历代方志集成(康熙) 第二卷 ·45·
彭 伟 赋性醇笃。接上下有礼,待门墙有恩,师道之最者也。
国朝
升成都府教授。
雷世鸣 年富学醇,德性率真,人亦推诚。任之教有成效。未几, 金昌胤 字子京,山阴人。性豪迈,绝不以世法经意,而善气
以忧去。 迎人,人自亲之。与诸生为文会,赏奇析疑,铢鉨不爽。至遇素心,
刘 授 纯笃古朴,士子感化。 相对倾倒,都忘余事。时邑令王公蝮鸷,数与宫墙忤,师毅然不为屈。
彭子迁 性质直,不苟取,待诸生有恩义。 有两贫士未尝一谋面者,以逋赋逮系,师方饮酒微酣,闻之,遽掷
张 玑 学问蕴籍,履行端方,而尤加意劝诱。每率诸生会文 杯起,疾排县堂请释,不允,即奋笔以己俸代之,趋两生出,偕归
讲经,士多赖以成就。署县事,人不敢干以私。卒于官,士民哀悼之。 学署,言不及私,但勉以发愤读书,命酌欢饮而别。某生与令有隙,
祀名宦。 临考时戒诸生毋得互结,师即亲携面学宪,代白其情。及案发,则
邓 朝 宾优于学,精于鉴。嘉靖壬子,典应天文衡。 裒然首也。惜其人负师,不称引掖,然师固自豪。以裁缺,补海宁谕,
吴国用 持身有礼,待士以诚。 诸生勒石铭德于师所构讲堂中,风施到今。每当士气摧折时,辄不
陈大训 号洞山。一介不肯妄取,捐俸以济寒生。 禁顾碑大息,向往不替云。
李福生 号星塘。礼貌敦于同寅,仪节不责贫士。
鲍 德 丰仪俊爽,气度宏遒。事上接下,不作媕阿态,而真 训 导
意冲怀,令人一睹眉宇,卜为君子。遇士谅直。于寒素尤加接引。
其视势利泊如也。去开十余载,士子怀恩不替。为立去思碑颂德焉。 田 盛 性恬淡刚直,教诲有方。亲老,辞职归养。
冯秉清 字惟乾。以豫章经魁来谕开。性刚方,慷慨有气节。 姜 竑 温雅有守。
邑庠迁北郭山麓,前后司铎者衙署仍旧在城。先生独谓:“教官岂可 郑 懿 勤于训诲,生徒向慕。
不居学宫?”遂特葺一室,读书其中,朝夕与诸生讲艺会文。建尊 陈 洪 存心忠厚,启迪有方。卒于官,士多惜之。
经阁,刻凤山大社,潜心易理。著《周易合义》刊布同志。又捐貲购《五 张 琦 操履诚笃,邃于经学,生徒多资启沃。
经》《性理》《纲鉴》。著书二十余种,藏诸学舍,并增置学田。丁丑 叶 鉴 襟怀洒落,教有成材。秩满,迁荆门州同知。
北上,囊橐萧然。是科中进士第。 蔡 彧 行己无伪,课士有方。
叶昌辰 号体绳,会稽人。任开八载,训迪士子,动见至性, 萧 伟 为人和易,善于训诲。
无书不读,于史学、易理尤精。为诸生解析,达旦不倦。中崇祯庚辰 孙邦彦 迎养致孝,待士尤有恩意。
乙榜。具疏当宁,正希大用,止升象州知州。乙酉闻李贼之变,望北 魏希相 疏畅洞达,不涉鄙态。迎亲致养,尤能顺志。
流涕,抱痛嚼齿格格有声。其至性忠义如此。及没,士林莫不惜之。 杜 美 端慤和厚。临诸生恩义蔼然,有春风沂水之趣,无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