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4 - 普陀县志
P. 174
第 四 编 普 陀山 朱家尖
普 陀 山 为 全 国 四 大 佛 教 名 山 之 一 , 国 家 重 点 风 景 名 胜 区 ; 朱 家 尖 系 普 陀 山
风 景 名 胜 区 组成 部分 。
第 一 章 普 陀 山 概况
普 陀 山 位 于 舟 山 群 岛 东 部 海 域 , 西 南 距 沈 家 门 渔 港 7 7 千 米 。 岛 形 狭 长 ,
.
南 北 长 6 7 千 米 , 东 西 宽 4 3 千 米 , 面 积 1 1 8 2 平 方 千 米 , 环 岛 一 周 约 3 0 千
.
.
.
米 。 东 端 青 鼓 垒 , 临 大 海 ; 南 尽 杨 梅 跳 , 隔 普 沈 水 道 与 朱 家 尖 岛 相 邻 ; 西 穷 风
隔 莲 花 洋 与 舟 山 岛 相 望 ; 北 至 伏 龙 山 山 外 黄 大 洋 。 素 以 南 海 胜 境 ”
“
洞 嘴 , , 、
海 山 第 一 、 海 天 佛 国 闻 名 于世 。
“ ” “ ”
唐 以 前 称 梅 岑 山 , 相 传 西 汉 成 帝 时 , 梅 福 隐 此 炼 丹 得 名 。 唐 时 有 梵 僧 来
山 。 《 华 严 经 》 载 南 方 有 山 , 名 补 怛 洛 迦 , 彼有 菩 萨 观 自 在 始称补怛 洛 迦 。 补
“
”
“
怛 洛 迦 系 梵 语 , 异 文 补 陀 洛 迦 ” , 补 陀 罗 伽 等 。 汉 语 意 译 小 白 华 ” 。 往 昔 山
“
”
“
“
”
中 多 开 白 花 小树 , 清 香 远 布 , 故 又 称 白 华 山 。 北宋 时 曾 名 宝 陀 山 。 明 万历 间 起
称 普 陀 山 。 “ 宝 陀 ” 、 普 陀 皆 补 怛 洛 迦 之 异 文 、 简 称 。 因 历 代 帝 王 多 建 都 北
”
”
“
“
方 , 帝都 以 南 海域 皆 呼 南 海 , 故 又 有 南 海 普 陀 山 之 称 。
普 陀 山 开 发 与 山 上 佛 教 兴 衰 相 联 自 宋 始 , 历 朝 帝 王 赐 以 金 银 土 地
。 、 、
经 、 物 , 派 内 侍 进 香 或 亲 题 匾 额 , 堪 谓 五 朝 恩 赐 无 双 地 , 四 海 尊 重 第 一 山 ” 。
“
唐 大 中 间 灵 迹 始 著 。 宋 元 丰 间 , 香 火 渐 盛 ; 绍 兴 元 年 ( 1 1 3 1 ) 迁 山 上 渔 户 于 外
地 , 遂 成 观 音 净 土 ” 。 明 清 两 朝 , 数 遭 倭 寇 、 外 夷 劫 难 , 朝 廷 海 禁 , 僧 侣 他
“
迁 , 殿 宇 尽 毁 。 但 屡 毁 屡 建 , 庵 院 、 茅 蓬 迭 增 , 普 济 、 法 雨 、 慧 济 3 大 寺 愈 益
壮 观 。 明 万 历 间 出 现 山 当 曲 处 皆 藏 寺 , 路 欲 穷 时 又 遇 僧 兴 旺 景 象 。 清 末 至 抗
”
“
日 战 争 前 达 有 宅 皆 寺 , 有 人 皆 僧 盛 况 。 民 国 2 8 年 ( 1 9 3 9 ) 日 军 侵 占 , 沦 于荒
”
“
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