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5 - 普陀县志
P. 175
解 放 后 , 政 府 数 次 拨 款 修 理 。 1 9 66 年 1 1 月 “ 文 化 大 革 命 中 破 四 旧 ” , 捣
“
”
毁 佛 像 , 破 坏 文 物 古 迹 。 1 9 7 8 年 后 , 政 府 拨 款 , 多 方 集 资 , 重 塑 佛 像 , 修 复 寺
院 胜 迹 , 佛 教 、 旅 游事 业 重 又 发 展 。
岛 上 地 势 , 西 北 部 高 , 东 南 部 平 缓 , 中 部 为 断 层 下 陷 河 谷 , 海 印 池 位 于 其
中 。 1 0 余 座 丘 陵 蜿 蜒 起 伏 , 多 在 海 拔 20 0 米 以 下 , 最 高 佛 顶 山 天 灯 台 , 海 拔
.
29 1 2 米 。
岩 体 花 岗 岩 , 局 部 晶 屑 熔 结 凝 灰 岩 、 零 星 火 山 碎 屑 岩 出 露 。 因 长 期 地 质 运
动 , 岩 体 断 裂 节 理 发 育 , 地 壳 阶 段 性 上 升 , 海 水 侵 入 与 岩 体 崩 塌 形 成 奇 特 多
,
姿 的 风 化 、 海蚀
、 海积 类 地貌 。
形 成 达 摩 峰 刀 劈 石 等
——
花 岗 岩 石 垂 直 节 理 剪 切 发 育 , 山 体 四 周 崩 塌 , 、
窄 脊 陡 壁 , 孤 峰 危 岭 ; 边 缘 崩 落 , 经 风 化 形 成 云 扶 石 、 一 叶 扁 舟 石 、 磐 陀 石 、
二 龟 听 法 石 等 有 鬼 斧 神 工 之 奇 ; 沿 裂
师 石 等 孤 立 球 状 巨 石 ; 衔 接 处 似连 非 连 ,
隙 崩 塌 及 断 层 错 位 , 构 成 朝 阳 洞 、 善 财 洞 、 金 刚 洞 等 诸 多 洞 穴 ; 稍 加 修 筑 , 即
成 观 音 洞 、 炼 丹 洞 等 洞 室 ; 堆 积 垒 叠 似 门 者 有 西 天 门 、 南 天 门 等 。 此 类 均 属 风
化 地貌 。
—— 海 蚀 地 貌 分 布 沿 岸 岬 角 处 。 梵 音 洞 、 潮 音 洞 及 附 近 海 蚀 崖 最 典 型 。 梵
音 洞 、 潮 音 洞 长 期 受 海 浪 冲 蚀 , 崖 壁 崩 塌 , 成 为 海 蚀 巷 道 。 海 浪 涌 入 , 击 穿 顶
部 , 形 成 天 生桥 、 海蚀 窗等奇 景
。
岛 周 岸 线 曲 折 , 沙 滩 、 砾 滩 、 泥 滩 分 布 广 泛 , 海 积 地 貌 显 著 。 北 部 岩
— —
石 致 密 , 湾 内 多砾 石 滩 复 被 波 浪
。 东 部花 岗 岩 风 化 , 残 留 石 英 散 沙 冲 刷 入 海 ,
形 成 千 步 沙 百步 沙 、 金 沙 等 平 坦 细 软 沙 滩
带 回 湾 内 沉 积 , 。 西 南 部 处 波 隐
、
区 , 长 江 口 沿岸 流带 来 细 粒 物质 沉 积 成 泥 涂 , 经 围 堤 建 为 农 田 或 盐 田 。
林 木 8 7 科 、 2 1 3 属 、 342 种 。 植 被 以 亚 热 带 常 绿 阔 叶 林 类 型 为 主 , 有 香
红 楠 天 竺 桂 、 铁 冬 青 、 舟 山 新 木 姜 子 等 ; 针 叶 林 以 黑 松 为 主
樟 、 、 , 有 马 尾
松 、 罗 汉 松 、 竹 柏 等 。 解 放 后 封 山 育 林 , 至 1 9 8 6 年 累 计 植 树 2 5 7 万株 , 造 林
1 5 3 万亩 。 森 林覆 盖 率 从 1 9 5 7 年 1 2 3 % 增 至 1 9 8 6 年 5 7 2 %
.
.
. 。
气 候 寒 暑 适 中 , 空 气 清 新 , 年 温 差 月 温 差 小 。 夏 季 最 热 月 均 温 2 7 ℃ , 无
、
入 晚 即 凉 ; 冬 季 最冷 月 均 温 5 ℃ 以 上 , 冰 雪 少见
酷暑 , 。 年 降 雨 量 1 200 毫 米 左
右 。
云 雾 掩映 , 集 山 海 奇
普 陀 山 屹 立 海 中 , 层 峦 叠 嶂 , 古 木 参 天 , 殿 宇 重 重 ,
观 于 一 身 , 在全 国 风景 区 中 独树 一 帜 。 古人 云 以 山 而兼 湖 之胜 , 则 推 西 湖 ; 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