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0 - 开化古籍丛书之三:皇宋事实类苑(40—78 卷)
P. 130

· 126  ·  开化古籍丛书                                                                                                                        《皇宋事实类苑》卷第四十九             · 127  ·






             爨煮鸡子卜之,咒曰:“侬来在个潭里,他来在别处。”少顷,鸡子熟,剖视得                                                              后族子果无疾而卒。又予姻家朝士张子通妻,因病脑风,服芎䓖甚久,亦一旦
             侬。韦全曰:“鸡卵得侬,尸在潭里。”果得之,然不知所谓得侬者,其兆如何也。                                                            暴亡,皆予目见者。
             见《东轩笔录》。
                                                                                                              苦参损腰
             羊卜
                                                                                                                  予尝苦腰重,久坐则旅拒,十余步然后能行。有一将佐见予,曰:“得无
                  西戎用羊卜,谓之跋焦,卜师谓之厮乾必定反。以火灼羊髀骨,视其兆,                                                            用苦参洁齿否?”予时以病齿,用苦参数年矣。曰:“此病由也,苦参入齿,
             谓之死跋焦。其法,兆之上为神明,近脊处为坐位。坐位者,主位也,近傍处                                                               其气伤肾,能使人腰重。”后有太常少卿舒昭亮用苦参揩齿,岁久亦病腰,自

             为客位。盖西戎之俗,所居正寝,常留中一间以奉鬼神,不敢居之,谓之神明。                                                              后悉不用苦参,腰疾皆愈,此皆方书旧不载者。
             主人乃坐其傍,以此占主客胜负。又有先咒粟以食羊,羊食其粟,则自摇其首,
             乃杀羊视其五藏,谓之生跋焦。其言极有验,委细之事,皆能言之,生跋焦土                                                               长松治大风
             人尤神之。
                                                                                                                  释普明,齐州人,久止灵岩,晚进五台,得风疾,眉发俱堕,百骸腐溃,
             服石                                                                                               哀号苦楚,人不忍闻。忽有异人教服长松,明不知识,复告之云:“长松生古松下,

                                                                                                              取根饵之。皮色如荠苨,长三五寸,味微苦,类人参,清香可爱。无毒,服之
                  医之为术,苟非得于心,而恃书以为用者,未见能臻其妙。如术能动钟乳,                                                           益人,兼解诸虫毒。”明采服,不旬日,毛发俱生,颜貌如故。今并代间士人,
             按《乳石论》曰:“服钟乳,当终身忌术。”五石诸散,用钟乳为主,复用术,                                                              多以长松杂甘草、乾山药为汤煎服甚佳。然《本草》及诸方书皆不载,独释慧
             理极相反,不知何谓。予以问老医,皆不能言其义。按《乳石论》云:“石性虽温,                                                            祥作《清凉传》,始序之,然失于怪诞。见《渑水燕谈》。
             而体本冷重,必待其相蒸薄然后发。”如此则服石多者势自能相蒸,若更以药
             触之,其发必甚。五石散杂以众药,用石殊少,势不能蒸,须藉外物激之令发                                                               丹砂
             尔。如太少,必因风气所鼓而后发。火盛则鼓之反为害,此自然之理也。故孙

             思邈云:“五石散大猛毒,宁食野葛,不服五石。遇此方,即须焚之,勿为含                                                                   予中表兄李善胜,曾与数年辈炼朱砂为丹,经岁余,因沐沙再入鼎,误遗
             生之害。”又曰:“人不服石,庶事不佳,石在身中,万事休泰。惟不可服五石散,                                                            下一块,其徒丸服之,遂发懵冒,一夕而毙。朱砂至良药,初生婴子可服,因
             盖以五石散聚其所恶,激而用之,其发暴故也。”古人处方,大体如此,非此                                                               火力所变,遂能杀人。以变化相对言之,既能变而为大毒,岂不能变而为大善?
             书所能尽也。况方书仍多伪杂,如《神农本草》最为旧书,其间差殊尤多,医                                                               既能变而杀人,则宜有能生人之理,但未得其术耳。以此知神仙羽化之方,不
             不可以不知也。                                                                                          可谓之无,然亦不可不戒也。 《笔谈》。



             服芎      暴死                                                                                       治面疡


                  予一族子,旧服芎䓖,郑梦熊见之,云:“芎䓖不可久服,多令人暴死。”                                                               杨嵎为光禄寺丞直史馆,疡生于颊,连齿,辅车外肿若覆瓯,内溃出浓血,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