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7 - 开化古籍丛书之三:皇宋事实类苑(40—78 卷)
P. 197

· 192  ·  开化古籍丛书                                    《皇宋事实类苑》卷第五十七            · 193  ·






             句,深惜之,密与自改“擅名”为“擅声”,后列之于第一。迨发试卷,果郑
 陈恭公         公也。胥公孜孜于后进,故天圣、明道间,得誉于时。若欧阳公等,皆是后进,
             虽贵显而眷眄亦衰。故学士王平甫撰胥公神道碑,略云:“诸孤幼甚,归于润州。
 真宗时,或荐梅询可用者,上曰:“李沆尝言其非君子。”时沆之没,盖  公平日湔擢相踵,而材势大显者无一人相助,独宋郑公恤其家甚厚。”盖兹事也。
 二十余年矣。欧阳文忠公尝问苏子容曰:“宰相没二十年,能使人主追信其言,
 以何道?”子容言:“独以无心故尔。”某因赞其语,且言陈执中俗吏尔,特至公,  南宫诚
 犹能取信主上,况如李公之才识,而济之以无心耶?时元祐三年,与龙阳宴尚
 书省论。是日,又见王巩云:“其父仲仪言,陈执中罢相,仁宗问谁可代卿者,  冯大参,当世公始求荐于武昌,会小宗者庸谬寡鉴,坚欲黜落,又欲置于

 执中举吴育。上即召赴阙,会乾元侍宴,偶醉,坐睡,忽惊顾拊床,呼其从者。  末缀。时鄂倅南宫诚监试,当拆封定卷,大不平,奋臂力主之,须俾魁选。小
 上愕然,即除西京留台。”以此观之,执中虽俗吏,亦可贤也。育之不相,命矣夫。  宗者理沮,不免以公冠于乡饭,果取大魁,释褐,除荆南倅。南宫迁潭倅,以
 然晚节有心疾,亦难大用,仁宗非弃材之主也。 《东坡集》。  诗寄谢曰:“尝思鹏海隔飞翻,曾得天风逸羽翰。恩比丘山何以戴?心同金石
             欲移难。几年空叹音题绝,千里长思道义欢。每向江陵访遗治,邑人犹指县题
 姜遵素         看。”笺云:“江陵县额,即君临治时亲墨也。”并《湘山野录》。



 范仲淹字希文,早孤,从其母适朱氏,因冒其姓,与朱氏兄弟俱举学究。  孙参政
 少尪瘠,尝同众客见谏议大夫姜遵,遵素以刚严著名,与人不款曲。众客退,
 独留仲淹,引入中堂,谓其夫人曰:“朱学究年虽少,奇士也。他日不唯为显  孙参政抃为御史中丞,荐唐介、吴中复为御史,人或问曰:“闻君未尝与
 官,当立盛名于世。”参坐置酒,待之如骨肉,人莫测其何以知之也。年二十余,  二人相识,而遽荐之,何也?”孙答曰:“昔人耻呈身御史,今岂求识面台官也?”
 始改科举进士。 《涑水纪闻》。  后二人皆以风力称于天下。孙晚年执政,尝叹曰:“吾何功以辅政,唯荐二台
             官为无愧耳!”
 高保寅
             卢士伦

 高保寅,字齐巽,归朝知怀州。时苏易简、王钦若并妙年,在同州,钱若
 水为从事,在光化军,张士逊其邑人也。保寅一见,皆许以远大,议者多其知  张待问为淄州长山县主簿,县有卢伯达者,与曹侍中利用通姻,复凭世荫,
 人。 《范蜀公蒙求》。  大为一邑之患。累政惮其势,莫敢与之校。张一日承令乏,适会伯达以讼至庭,
             即数其累犯,杖之。未几,伯达之侄士伦来为本路转运使,众皆为张危之,或
 胥内翰         劝以自免而去,张曰:“卢公果贤者,安肯衔隙以害公正之吏乎?”了不撄意。

             一日,士伦巡案至邑,召张语之曰:“君健吏也,吾叔父赖君惩之,今变节为
 宋郑公庠省试良玉不琢赋,号为擅场。时太宗胥内翰偃考之酷爱,必谓非  善士矣。”为发荐而去。并《东轩笔录》。
 二宋不能作之,奈何重迭押韵,一韵内有“环奇擅名”及“曾无刻画之名”之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