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4 - 开化古籍丛书之八:戴简恪公遗集、程北山先生年谱
P. 284
· 280 · 开化古籍丛书 《程北山先生年谱》卷三 · 281 ·
一六曹长贰,如驻跸扬州时,尚书侍郎不皆除足,似亦不闻阙事。 一若以六曹长贰兼判所辖寺监,申本部状,但押检列衔而不书名,庶几不
一吏部如尚书左右选、侍郎左右选郎官四员,户部左右曹郎官二员,刑部 紊体统。
郎官二员,不可阙外;吏部则司封、司勋、考功,户部则度支、金部、仓部, 据《集·四月纳相符札子》,此札子以建炎三年二月二十四日于都堂所上。
若止除一员,似不阙事。司封事少,若令兼判官告院为便。 《四月纳相府札子》:
一若除礼部、祠部各一员,仍分权主客膳部;兵部一员,通管四曹;刑部 某窃见朝廷省寺监、去冗官以来,进用人才,止有郎官阙次、郎官迁陟,
则比部都官或各除一员兼管司门;工部一员通四曹,似不阙事。 止有左右史、太常少卿、左右司、枢密院检详、大理卿少、御史台官。而所省
一太常寺若无少卿,光禄、鸿胪若无卿少,则以礼部长贰判一寺,或以郎 之官,其间盖有不应全阙者。而增置之员,乃复繁冗。倘损繁冗之员,以补应
官兼某少卿事,或以某少卿兼行礼部郎中事,兼则止云兼某官事,下兼则云兼 置之阙,则官不加多而事实治矣。且六曹郎官,在平时为高选,然其进而为郎
行某官事。汉制,行太常事,行太子少傅事,皆是兼权官之称。本朝官制,官 者,有渐以有馆职、博士、寺监丞、少监、府曹故也,然文学才能,积劳累资,
高职卑则称行。它寺仿此。内郎官兼管,如止云兼某寺事,于体亦宜。 皆可充选,其流不一,故其迁有二途。平迁者,则有七寺少卿 “少卿”当为“卿少” 、
一卫尉、鸿胪、太仆皆事简,若见有卿少,则令兼剧曹,如某少卿兼行尚 三监长官。其进擢者,则为左右史、太常秘书之贰、左右司司业。今则不然矣。
书左选事,如某卿兼行户部右曹事。若迁移出入,且欲阙员,则以兵部长贰判 以郎官为重耶,则未历朝廷差遣,初离州县之人皆可得。以为轻耶,则其迁必
卫尉寺,或太仆寺。若郎官有才效,或久次当迁,则以卫尉或太仆少卿兼行兵 为左右史等官者也。又有旧为七寺卿少、三监长官者,往往无以处之,恐非朝
部郎中。若卿少迁移,郎官未当迁改,而又长贰止判一寺,则以兵部员外郎兼 廷甄别人才御名重名器之本意也。
某寺事,他曹寺仿此。 某于建炎三年二月二十四日尝具札子于都堂,陈述省官利害。三省进呈,
一少府将作军器监,在今事务亦简。倘如前卫尉、太仆寺比,以工部长贰 有旨下都司讨论施行,后乃中辍。及至建康,有司不复采照,于是寺监官吏一
郎官,或兼管,或以监兼郎中事。 切罢之,文书案牍随亦散失。窃寻某之所陈,粗有意义,不唯官寔省而事不废。
一太府、司农恐各合除卿或少卿一员,丞各一员兼主簿。若度支、金部、 其于祖宗之制,除用之差,流品之异,悉存其中,似可裁用。又,某所谓所省
仓部,其间一员,欲除两员郎官,则令兼太府或司农寺事,而不除所兼。卿少 之官,其间乃有不应阙者,如著作郎佐、太府司农寺丞、太学博士之类是也。
员阙,或欲除两员少卿,则以一员兼度支,或金部、仓部。 祖宗之时,天下有大功伐祥瑞忠节义士,凡所应书之事,皆宣付史馆。元丰更
一大理不可与刑部官相兼,以妨驳案故也。有卿,则以卿断刑,少卿治狱。 修官制,于是史馆并入秘书省,置国史案。以史馆修撰置著作郎,以直史馆置
无卿,以从官兼判大理寺行卿事,以二少卿治狱断刑。所有评事素闻员颇猥多, 著作佐郎,专修日历,是为史官。盖古之南史董狐与太史公之任也。故自是以
恐当裁省。其大理正司直若职事虽简,亦或各留一员,以示钦刑之意。 来,应书史之事,皆宣付秘书省。夫秦、赵列国,虽一时好会,犹未尝不以史
一诸寺监丞,除大府司农,恐不可阙,仍兼主簿外,其见有官处存留未除 官自随,所谓赵御史书秦王为赵王击缶是也。今天下虽多事,然国之大事,与
或不到者姑阙。 夫义夫正妇仗节死义之臣,不有史官书之,则无乃浸废大典,而无以劝惩天下
一太常寺,当有博士二员,分兼丞、簿。所有奉礼、太祝,遇有祠事,于 乎?又,户部度支、金部之有太府,所以谨关防吝出纳也。旧四丞书押钞引文
馆职博士寺监丞内差摄。 书、按行库藏,犹不暇给。今则一员专管盐钞,余皆归之户部,事猥至则奸弊
一秘书省,除丞或郎一员管省事著作较正通除四员养,才能不废故事。 积矣。又,诸路漕运,输于阙下,则司农主之,户部领其凡目,权其出入,考
一太学官若除博士二员,正录各一员,亦不乏事,仍于博士内以一员兼权 其登耗而已,今行在以钱粮为根本,非细务也。又,兵器未备,于今为急。傥
丞正兼主簿。 用太府二丞,以稽出纳;司农一丞,以佐太农;军器一丞,以掌缮除;则体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