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5 - 光绪太平续志(志书)
P. 345

光绪太平续志卷之十


                  又案:铭文十二句皆用成语。“狄牙能喊”见杨子《法言》。“喊”
              本作“咸”,和味也,讹作“喊”耳。

                  普福寺钟款 乡宦王士瑞助建、朱元■(亻+臣,左右结构)助建。
              文林郎知太平县事全鸿志捐俸助建。乡宦金国鼎助建。崇祯辛巳年
              仲冬。住持性右。
                  右钟在南门外七里亭岭普福寺内。高四尺,口径二尺四寸,厚

              二寸。款五行,首行七字,二行五字,三行十五字,四行七字,“国”
              作“囯”,“鼎”作“■(此字参照《太平县古志三种》829 页倒 3 行)”,
              第五行十一字。

                  案《浙江通志》:崇祯十三年庚辰科魏藻德榜,王士瑞,太平人,
              邵武同知。 《戚志》作十五年壬午特赐进士,误。《戚志》:王士瑞,字五生,汇头人,
              邵武知县,升同知。金国鼎,字叔夏,小溪人,崇祯乙亥岁贡,霍

              山知县。故皆称乡宦。朱元■(亻+臣,左右结构)无考,盖布衣也。“■
             (亻+臣,左右结构)”与“宦”同。全鸿志,石阡卫贡士,亦见《戚
              志·职官》。

                  铜鼓附 阮澡云萃恩宰广东灵山县,丙申十月至百罗,决施、
              杨两姓之狱。既毕,平山村父老舁铜鼓以献。重一百四十馀斤,高二尺,
              盖围一丈二尺,腰杀四之一,中空无底。盖心如车毂,平分十辐,
              心以外如月晕十馀层,每层缕纹各异,如古钱,如织簟,如水波,

              如龟坼,如花碎瓣,如“巨”字两背相倚,盖黻形也,如“回”字
              两角相向,盖雷文也,其馀不可名状。身之晕尤密,其纹尤精。腰
              左右各有两耳。盖四围有六蟾蜍,状皆左旋。近心处有击痕。试击之,

              镗鞳之声彻于户外。其地有大山龙神庙,时于山下掘得之,因藏于庙。
              以阮决百年积狱,遂取以献焉。阮自为记。






                                                                         335




                   立飞图文 一校 成品尺寸:148×210mm 版心:110×167mm 26 行 ×29 字 字号:10.5 磅 书宋
   340   341   342   343   344   345   346   347   348   349   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