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0 - 光绪太平续志(志书)
P. 370
温岭丛书第三辑 光绪太平续志
以慑乎古人之名焉耳。既而思之,古人,昔日之我也 ;我于他日,亦古人也 ;曾何足慑之有?且使后
人目我为古人,而我曾无一解以相贶贻,其待后人也为已薄 ;并以慑乎古人之故,而令古人之解无以
救正于后世,因而古人之经,其显而易见者,亦终以不白于天下,则其待古人也为尤轻。我是以不得
不解也,我是以不得不自立一解也。然而古人之经,未必尽如我解,则我亦只自信其解 ;曲为古人解,
而解非定解,其仍以为不求甚解可也。道光五年南门初昏正月,台州黄濬叙于雩阳官舍。”
《周穆纪传注》一卷 黄濬著。是书以《竹书纪年》为纲,《穆
天子传》为目。盖《纪年》所记穆王之事,与《穆天子传》实相表
里也。
《萍乡县志》十六卷 黄濬著,盖令萍乡时所辑也。分二十门,
以桥渡附山水,仓储附赋役,书院附学校,关隘、兵事附武备,庙
祠附祀典,气候附风俗,宦迹附秩官,例选、掾考、封赠、乡饮附
选举,茔墓附古迹,寺观附释道,共三十四目,颇简而赅。首载县境、
县城二图。有道光癸未自序及袁州府知府郑心一序。
《衍仪》一卷 黄濬著,盖拟《易》而作。道光丁亥自序。序云 :
“太无罔滓,沕昧旷然。罔滓降而有景,有景降而有匡。匡之张也,炜炜者、熠熠者、勺勺者、浮浮者、
凭凭者、沐沐者,丛然于其轩也。乔乔者、绵绵者、习习者、甡甡者、圉圉者、殷殷者,蕃然于其隧也。
匪搘拄之,大匡将颓,■(林+民,上下结构)■(林+民,上下结构)枑枑,群有罔克厘己,天于
是属之为有仪。有仪者,其体立也,其变动也。非立罔搘,非动罔厘,自趾至颠,数穷于六,圣人因
之而作《易》也。地有八方,卦有八位,成终而成始者,圣人之所尚也。圣人不拔之基,其在东北乎?
帝出乎震,肇之于东北也,故仪依以立焉。三古之世,积顺委和,动罔不畅,故《易》可不备,《易》
而备,圣人之穷也。圣人之《易》行,而天地之体立。天下之动厘,历数千纪,夐乎弗可尚矣。有僭《易》
者,有模《易》者,有附《易》者 ;《易》之理数殚乎圣人,附且模,模且僭,皆无当于《易》也。小
子谫陋,生而多患,不能为天地立,思所以自立,不能为万物厘,思所以自厘。于是本有定之身,以
征自然之动,罔有同也,罔有漏也。文之以冒,因象以著义焉 ;列之以格,因地以见象焉 ;命之曰仪,
因身以验动,因动以淑身焉。有《易》之意,而非《易》之体,岂若扬氏之《太玄》、卫氏之《元苞》乎!
僭《易》之罪,庶几免矣。道光丁亥闰五叱石壶道人自序。”
360
立飞图文 一校 成品尺寸:148×210mm 版心:110×167mm 26 行 ×29 字 字号:10.5 磅 书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