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17 - 光绪太平续志(志书)
P. 417
光绪太平续志卷之十二
之贫者,馀为修治圮废之用,至今犹行之。以疾,乞致仕,疏凡五
上,每优旨勉留,不能夺,乃许养疾,仍命驰驿归。时六馆诸生以
状乞留先生者,毋虑千人。正德三年,吏部荐先生儒术宏深,当大用,
会权奄用事,矫令致仕。在家数年,卒。
先世遗有常稔田若干亩,先生议供祠墓,禄有稍赢,即别买田
代之,分给弟侄。又置田储租,供家塾,建方岩书院,赒宗戚昏丧
患难之不赡者。其处宗党仁义、忠厚之行,多可尚如此。
所著有《桃溪集》、《续真西山读书记》、《伊洛遗音》、《伊洛渊
源续录》、《四子释言》、《元史本末》、《宰辅沿革》、《国朝名臣事略》、《尊
乡录》、《赤城新志》文集、诗集、《论谏录》、《缌山集》百馀卷。
先生系出晋康乐公。宋经略使鞅始迁黄岩。元末高祖孝子温良
再迁桃溪,今隶太平。曾祖原睦。祖性端,赠礼部右侍郎 ;妣赵氏,
赠淑人。考世衍 [三八] 封编修,累赠礼部右侍郎 ;妣高氏,封孺人,
累赠淑人。配陈氏,继配孔氏,宣圣五十七代孙,皆赠淑人。子男
三:兴仁、兴义,皆夭;兴宾,侧室焦氏出。女二:长聘黄侹,俱夭;
次适金忻。孙男一,必阼,兴义遗腹子,以荫补国子生。曾孙男二 :
□、□。从叔父宝庆知府,即逸老先生,及弟王城山人绩,皆以学
行重于时云。
先生性孤介廉直,重气节,慎取予,有防畛,遇事侃侃能断,
义不可夺,且安止知命,不竞不华,布素蔬食,终身不厌,故平生
不吝义退,不荣幸进。其进也,反复辞免,至不得已而后就。其退也,
量任揆己,奋迅而决之。虽退处岩野,而其心未尝不在天下,每闻
朝政更革,君子小人进退、消长之会,亦未尝不拊膺太息,而致虑
于世道之升降也。
嗟乎!粤自成化以来,内阁司礼交相倚借,暗汩朝政,士必夤
缘依附,而后通显。苟不由此,虽蹈德迪义,高迈清远之儒,不陆
407
立飞图文 一校 成品尺寸:148×210mm 版心:110×167mm 26 行 ×29 字 字号:10.5 磅 书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