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83 - 光绪太平续志(志书)
P. 583
光绪太平续志正补
洪潮之盛,田塍斥卤,居民以其气概之雄,龟、凤两山不足以镇之,
惟其东岱之力,可抵南溟之强,特借资于泰山,为之立像立庙,所
以踞形胜即所以报功德也。
前此庙貌虽崇,而享礼或缺。自道光十四年,值柱之首士于神
之寿诞,群姓献酬,经费之外颇有所馀,铢积寸累,陆续置买称、玉、巨、
阙等?祀田一十馀亩,以供牲牷豆觞之用,而祠宇之岁修,亦即在
此。中秋之月,首士特来告予,乞文以纪。予谓东岳之祠,以古而论,
当问朝廷以近而论,当责郡县,而兹花桥一庙,属在草茅,不关祀典,
乡人之意,聊以荐馨,所谓礼失而求诸野也。特为识其梗概,泐诸贞珉,
以告首士后人,庶几恪遵祖矩,绵绵延延,永远弗替也。维岳降神,
尚克相之。见《壶舟文存》
读古楼记 前人
读古楼者,二风金翁以课诸孙,又其哲嗣镜人广文教子处也。
咸丰壬子夏,翁及广文属余记之。
客质于余曰 :“子舆氏称尚论古人,读其书,论其世,是昔贤
以读古为知人论世之资也。金氏贤乔梓于近今之世,口无雌黄,即
论古有识,亦不轻肆笔舌,奚以是名楼为?”余曰 :“不然,唐司空
表圣不云乎 :‘书之岁华,其曰可读。’广文蓄书数万卷,排比盈楼,
既以自娱,又以为庭训。二风翁虽耆耄,犹不废书,手一编,课其孙。
其孙大者已能食古而化,馀亦英英玉立,各受经以哦,不懈而及于古,
无难也。合三世之岁华以读古,不亦赡乎?且非徒读而已也。表圣
不又云‘如将不尽,与古为新’乎?夫人今日读百篇,明日问之如故也,
明日读百篇,后日问之如故也,则亦何贵有是读哉?善读者,今日
见新意,曰:‘古人其贶我矣!’明日得新解,曰:‘古人又贶我矣!’
积而至于日之又日,新而又新,其得力于读,读岂有尽哉?况楼之
为居,高明虚旷,以之读古,非即表圣之所谓‘超超神明,往来千载’
573
立飞图文 一校 成品尺寸:148×210mm 版心:110×167mm 26 行 ×29 字 字号:10.5 磅 书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