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0 - 台州史话
P. 120
台州史话
台州史话
学生,使台州重新变成“小邹鲁”。
王棻自咸丰二年(1852)25 岁开始直至晚年,一生大多从事
教育事业。40 岁前,在私塾教书和县学讲授,40 岁开始任各地
书院山长。同治七年(1868),王棻从莲城书院归来,应聘黄岩
志局(设在九峰寺)编修县志。八年二月,黄岩知县孙憙看到被
太平军焚毁(咸丰十一年冬)的九峰寺,向众人表示:“黄之书院
大小数十,而山水名胜唯此为最,余欲改建书院如何?”即获响
应:孙憙首先捐出养廉银百两,下庄卢氏捐田 20 亩为膏火费。于
是“ 鸠工庀材,相度基址,徙佛殿于西偏僧寮之侧 ”。九峰书院
于同年冬建成,孙憙聘请王棻出任山长。
王棻在同治九年(1870)43 岁时第一次任九峰书院山长,至
49 岁共 7 年;光绪六年(1880)53 岁时第二次任山长,共二年;
十一年(1885)58 岁时第三次任山长,至60岁,共3年;十八年
(1892)65 岁时第四次任山长。4 次共任山长 12 年。王棻执掌书
院教学授徒,培育大批人才。一批学子使台州文风复苏,“小邹
鲁”文化再度中兴。十余年间就读九峰书院的学子,在科举、学
术上有成就者有十余人。
王棻论学不立门户,著文不事雕琢,务求持论公正,对性理、
经济、训诂、词章均有深入研究。收集整理地方文献时,翔实考
据其真伪,先后编撰县志、府志5部,诗文集2部,校注台州文献
4部,其他经史著作 20 多部。光绪二十四年(1898),经浙江学
使徐致祥荐举,清廷特赐内阁中书之衔。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