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5 - 徐霞客天台山游记探析
P. 145

徐霞客天台山游记探析           127
                                                      XUXIAKE TIANTAISHAN YOUJI TANXI






              平整,行走更方便。天台山区比较宽的溪流上,自古
              以来就有一种“八”字撑蜈蚣式的木桥,仙筏桥是否

              就是这种桥梁呢 ? 极有可能。笔者的理解是 :“ 仙 ”
              代表罗汉或和尚,或因“八”字撑桥脚联想到八仙,“筏”

              就是桥面像木筏( 竹筏 ),过水方便。由此说来,“ 仙

              筏桥 ”的名称还是徐霞客首创的。
                   如果仙筏桥是座石拱桥,那么古籍里应该有记载。

              和徐霞客同时期的天台山方外志,内有 9 座古桥,无

              仙筏桥。明代的文人夏侯、卢浚、邹迪光、王士性、
              王思任、戴澳等人游石梁后,都写有游记,但这些文

              章都没有提到仙筏桥。清朝的康熙县志中,无仙筏桥。

              1995 年版的《 天台县志 》中,无仙筏桥,但书中有“ 奉
              化桥,位于石梁瀑布下游下方广寺前。单孔乱石拱桥,

              长 19 余米,宽 3.6 米,高 4.5 米,清初建。县级文

              物保护单位 ”。
                   研究过石梁景区内 5 座古石拱桥的人都知道,奉

              化桥的前身就是仙筏桥,或者说奉化桥是在仙筏桥的

              基础上建筑起来的。为什么叫“ 奉化桥 ”呢 ? 天台
              有一句俗语 :“ 石梁一脚脱,奉化捉脚骨。”意思是有

              人不幸从石梁上掉下去,就只能跑到奉化桥前或桥下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