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5 - 徐霞客天台山游记探析
P. 155
徐霞客天台山游记探析 137
XUXIAKE TIANTAISHAN YOUJI TANXI
偏僻,历史上多数文人搞不清铜壶滴漏与断桥的关系,
误把铜壶当断桥,真正到过断桥的游客相对来说仍寥
寥无几。
关于断桥积( 接 )雪,主要是讲寒冬季节大雪纷
飞时,因雪花积压在毛竹枝梢上,迫使毛竹低头弯腰
倾斜成半座弓桥的模样,恰巧同另一头半座天然弓桥
相接,成为一座完整的拱桥,传说桥上还可行人。原
来,铜壶坑到了断桥地方,又称断桥坑,天然断桥位
于山坑东边,山坑西边长有成片的毛竹,冬季雪压毛
竹,竹梢向空旷的山坑中间倾斜,雪越大,倾斜越厉害,
最后伏倒在断桥上,因冰冻与断桥牢牢结合,形成完
整的桥梁。清朝以前,断桥坑上没有石拱桥,迹溪人
过坑走木桥或碇步,冬季突遇大水冲走木桥、淹没碇
步时,传说有人不敢涉水而改从由冰雪搭接的断桥上
通过,成为佳话。
十年前,笔者随同谢旅志先生拍摄天台山古桥,
就是这一行动中的某个秋日,终于找到了多次寻求未
果的断桥。那一天,我们从铜壶村沿山路上行,到
断桥坑拍摄断桥岭石拱桥。断桥岭石拱桥建于清朝
中期,是石梁通往迹溪村的必经之路。该桥长 15 米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