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 - 徐霞客天台山游记探析
P. 23
徐霞客天台山游记探析 005
XUXIAKE TIANTAISHAN YOUJI TANXI
年前,徐霞客首游天台山,写下日记曰:“ 癸丑之三月晦,
自宁海出西门。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为
什么“ 俱有喜态 ”,因从奉化来,老天不作美,风雨交加,
行路艰难,可能在宁海某地被雨水困滞多时,日日盼
望晴天。直到癸丑年三月的最后一天(明万历四十一年,
1613 年 5 月 19 日 )才云散日朗,因而抓紧时间出宁
海西门直奔天台山。
宁海立县虽早,筑城却迟。县治初设白峤,后徙
海游,1300 年前迁至今地,县衙四边曾经筑有周长
600 步的围墙,内称广度里,后被废。因“ 风平浪静 ”,
长期无城,直到明朝嘉靖年间,时有倭寇侵犯,才临
危决定修筑城墙。城成,史称缑城。据《 宁海县地名志 》
载:“ 民间相传云,筑城时,范围踌躇未决,忽逢大雪,
有猴环行雪上,作椭圆形,循迹步之,正宜作城墙址,
遂成城。因名‘ 猴城 ’,雅作缑城。”与全国各地城墙
命运相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宁海的城墙被逐
渐拆除,改造成环城路。徐霞客笔下的西门,亦无幸免。
2002 年,宁海旅游局和各相关乡镇,在徐霞客两
进天台山的古道沿途埋设十块石碑,纪念霞客遗迹。
其中 6 ~ 10 号碑,位于王爱山上和鸡冠峰下,笔者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