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6 - 徐霞客天台山游记探析
P. 246

搞不清楚了,但当年的古( 街 )道,路面肯定是由蛋
               石铺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平桥镇大发展

               都在外围,古街道就几乎被完整的保存了下来,只是
               路面都变成了水泥地。现在的平镇老街,全长约 3 里,

               分成数段,虽各段路名并不相同,但均有古迹存在。

                    从东边进入古街道,抬头看住户门牌,第一段叫“岩
               头下 ”,有数十户人家。走过五间相通的穿堂式路廊,

               门牌文字变成了“ 官田巷 ”,直至三义庙。接着的门

               牌是“ 岩头背 ”,最高处有东岳宫,下方就是早先的
               “ 平头潭 ”。官田巷和岩头背各有数十户人家。下岩

               头背,进下街,过平桥( 桥头有碑 ),至永清庙,“ 下

               街 ”有近百户人家。接着走中街,到思泉南路,看门牌,
               “ 中街 ”有 70 余户。“ 上街 ”是木器家俱作坊连市场,

               门牌上有 80 来户。下街、中街、上街许多住户门上方

               还钉有“ 平头潭街 ”的门牌,反映出历史上街名的变
               化。两块门牌,谁早谁迟,始于何年,笔者没有问清楚。

               在上街 75 号和平头潭街 244 号中间,有口畚斗井,井

               边立有一块混凝土制成的路牌,上有“ 平头潭街 ”四
               个大字,另有符号表示平头潭街西边到此为止。

                    徐霞客四到平头潭,其中两次夜宿,中间相差19年,




               徐霞客天台山游记探析
       228      XUXIAKE TIANTAISHAN YOUJI TANXI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