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2 - 徐霞客天台山游记探析
P. 292
中间部分二十余里,因智者大师在多处放生养螺,称为
螺溪。螺溪岸边的路道,古时仍天台城关通北山的捷径,
从坝头村上行至黄坦村前,左上龙王堂约 6 里,右转天
封寺约 8 里。
在幽溪和螺溪交汇处的上角,有个小村叫水碓坑,
据传史上高明寺在此建有水碓房,寺院从城郊收购来稻
谷,运至此加工成白米,再挑上山备用。现在,水碓坑
是没有了,村庄也没有了,但石块砌筑的石墙石院还在
林丛中,成为游人北上螺溪吊艇和西登高明寺的标志。
徐霞客自此溯螺溪北上,七里至石笋峰底。这段古道沿
溪岸展开,时左时右,溪上无桥,横渡走碇步。数百年
来一直车水马龙、块石路面宽米余的古道,被 2007 年
夏季的特大暴风雨毁坏,完整的路段所剩无几,现在想
去观石笋,要以在溪坑里乱石堆中行进为主。
笔者许多次去造访过石笋和小石梁,曾从坝头村
北上沿溪前进,曾从高明寺东下溯溪上,曾从东坑陈
柴路下山直插碧螺潭,曾从龙王堂顺溪沿路越过石门
槛。1992 年春,笔者同三位朋友初游螺溪吊艇,还在
石笋潭前的一块花岗岩巨石上刻下“ 和鸣 ”作为留念。
2007 年秋,随同《 天台山古桥 》的作者谢先生拍摄小
徐霞客天台山游记探析
274 XUXIAKE TIANTAISHAN YOUJI TAN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