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0 - 徐霞客天台山游记探析
P. 330

泡桐,而是本地的油桐。因为在上游峡谷地方,岩峡
               上两边林木倒向中间,山涧犹如阴森森的出水洞,洞

               中水流不断,因此也有人称为“ 洞坑溪 ”。天台人往
               往将“ 桐 ”和“ 洞 ”通用,如桐天宫和洞天宫。

                    秀溪的西支流相对短一些,长约 9 里,人称九里坑,

               源自万年山下山前村南的一个岢头,也就是说,九里
               坑岭东边山头西流之水和西边山头东流之水全部汇入

               九里坑。

                    徐霞客看到司马瀑上方乱峰森立,无路可上,只
               得由九里坑岭( 西岭 )跻攀。对于九里坑的胜景,书

               中并无描述,因为栈道建成前,九里坑下段是无法行

               走的。那条山坑是九里坑 ? 进过龙穿峡景区的人,不
               管是天台人,还是外地人,大家都对它熟视无睹,并

               不清楚两溪( 坑 )相汇处的西支流便是九里坑。进景

               区,从霞客坪前下台阶过秀溪,登坑边人工栈道上行,
               这是导游的线路安排,也是游览的顺序。人工栈道的

               下段,就是在九里坑左右展开的。

                    九里坑胜景,因为无路可上,古时无法观赏,徐
               霞客也未饱眼福。景区建成后,悬崖峭壁上有了栈道,

               只要敢攀登,人人可游赏。沿栈道而上,九里坑上的




               徐霞客天台山游记探析
        312     XUXIAKE TIANTAISHAN YOUJI TANXI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331   332   333   334   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