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2 - 徐霞客天台山游记探析
P. 342

海尖 》)南边山脚入宁海后,宁海方称“ 混水溪 ”。
               大同坑是先向东北流,至大同寺东边的下庄村,汇入

               源自摘星岭的龙潭坑后,转向东南流,过银板坑村下,
               同逐步坑汇合后,向南流。逐步坑上有一座建于 1928

               年的石拱桥,称永迎桥,桥长约 30 米,拱宽 12 米,

               桥高约 8 米,桥面宽 5 米,桥面中心下侧,立有台州——
               宁波的 1 号界碑,这也说明逐步坑为天台宁海的界坑。

               永迎桥下的逐步坑,南下 3 里余,至天台的麻朱潭村下,

               汇入下深坑后,完全进入宁海境,转向东南流,宁海
               人称清水溪。

                    混水溪和清水溪在华顶山的支脉望海尖山南北展

               开向东流,各约 10 里左右,望海尖山消失,两溪汇合,
               然后溪流在理论上就称为“ 白溪 ”了。白溪曲折东南

               流约 20 里,到达白溪村。库容 1.8 亿立方米的宁波

               市大水缸——白溪水库,于 2000 年建成,其大坝,就
               在白溪村上方,其库尾基本就在混水溪和清水溪汇合

               之处。明时白溪称为水母溪,为宁海县母亲河。白溪

               在白溪村下东流数里至松门岭脚,到上金村前转向东
               北流,直至白峤港入东海,正如游记所说“ 出松门岭,

               由宁海而注于海 ”。




               徐霞客天台山游记探析
       324      XUXIAKE TIANTAISHAN YOUJI TANXI
   337   338   339   340   341   342   343   344   345   346   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