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7 - 徐霞客天台山游记探析
P. 47
徐霞客天台山游记探析 029
XUXIAKE TIANTAISHAN YOUJI TANXI
有座新建的“ 万嵩庵 ”,穿过和庵墙连在一起的路廊,
古道遗迹五号碑“ 松门岭 ”就在眼前。
据说因满山松树,岭道两旁高大的松枝四向乱生,
相互穿插,把路道上方遮掩得严严实实,树下的岭道
如同在绿色的门洞里穿行,故名“ 松门岭 ”。400 年
前的徐霞客,从奉化来,皆走平原山麓,骑马方便,
到了松门岭,舍骑步行,只因山峻路滑。眼前的松门岭,
不但高耸,且岭道均由鹅卵石铺设,上岭行走,身体
会不由自主地向前倾斜,马走上坡道会自然而然地向
下倾斜,人在骑马背上很难保持身体平衡,马蹄踩在
鹅卵石上,随时会有打滑的可能,一蹄打滑还可借力
站住,如有两蹄打滑,摔倒无疑,数蹄打滑,后果难料。
骑惯了马匹的徐霞客,无奈舍骑下马,徒步上山。
因为王爱山海拔仅 350 米左右,松门岭实际上并
不陡峭,岭道也是以坡道为主。松门岭古道顺着山脊
直通高塘岭,下部岭道铺设的鹅卵石光滑圆润,可以
想像是从白溪溪滩上捡拾抬挑上山的。中间岭道的石
头,有的来自溪滩,有的捡自山岗。上部岭道的石块
有棱有角,与鹅卵石明显不同,应是在山脊附近就地
取材,山高路远,下到河滩挑石头太麻烦。上岭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