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5 - 罗阳镇志
P. 175

罗阳镇志


                     表 04—01           2011 年修建长 300 米以上三面光渠道表
                                 地名                             长度(米)                   灌溉面积(亩)
                           坑口水库附属渠道                                 800                      320
                            南外村四格渠道                                2000                      320

                              西内村渠道                                2900                      246
                            北外村东源渠道                                1000                      180
                              北外村渠道                                 470                      120
                          南山村七丘外坟渠道                                1150                      700
                          下察溪渠道(2 条)                                700                      180
                              月山下渠道                                 675                      230

                              横路垟渠道                                 600                       87
                              毛洋坪渠道                                 600                       80
                             岭头山后渠道                                 320                       50

                              袁家地渠道                                 500                      100

                    翻水站    即抽水机站。1958 年,县农场建成县内第一座翻水站,装配动力 24 千瓦,灌溉

               农田 85 亩。20 世纪 70 年代,南内、南外村建翻水站,装配动力 25 千瓦,灌溉面积 140 亩。
               1989 年,袁家地村翻水站建成。其扬程 20 米,动力 10 千瓦,水泵 1 台,灌溉面积 50 亩。80

               年代后,月山下翻水站建成。



                                                   第二节   饮用水



                    明代,“市之民东西汲于溪”,从阳心街至学前溪路名“担水弄”。20 世纪 60 年代之前,
               无论城区还是山村,居民饮用的是山泉、溪水、井水。沙堤泮阳鲍姓居民流传“每日九十九担

               水桶下井”之说。70 年代开始建自来水设施。
                    井泉   清光绪《分疆录》载:

                    惠民井  在县西二百步。
                    范公井   在县学宫前,明弘治五年(1492)建,为纪念知县范勉而命名。万历元年

               (1573)修。
                    及泉井  在县治左,明隆庆六年(1572)立“及泉”碑。

                    腾蛟井    在旧学宫,明嘉靖九年(1530),市民掘地,笕引旧三峰寺泉以为井。
                    赤沙井    在东城内。

                    上井   在宣阳门外。
                    上洋井    在受成门外。

                    井门井    在县北上庄,冬暖夏凉,亢旱不涸。

                                                           136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