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6 - 罗阳镇志
P. 376

ֻ൅௉ḤḤḤሷ࢝ა༝෌











                                           第四十二章  宗  教






                    罗阳境内历传宗教有佛教、道教、基督教。


                                                   第一节   佛   教




                    罗阳镇域佛教于唐朝传入,源自福建省福鼎市太姥山灵狮洞,属禅宗临济曹洞法系。
                    教会    民国 28 年(1939)8 月,泰顺佛教会在三峰寺成立,三峰寺住持深仪为首任会长。

               民国 30 年(1941)7 月 1 日,中国佛学会泰顺分会成立,林汶、周棻分别当选常务理事和常务
               干事。1984 年,泰顺佛教协会在吉祥寺成立。

                    寺庵    自唐建凤山堂(三峰寺前身)以来,罗阳共建四寺。至今,传续三寺,遗迹一寺。
               最闻名的莫过于三峰寺。

                    三峰寺   近阅洲岭前埕清宣统元年《缪氏族谱》,见载:“三峰寺古名凤山堂,始建于
               唐咸通元年庚辰(860)初,其地旧属瑞安五十九都罗阳村。”“宋绍符(疑绍兴〔1131—

               1162〕之误——引者)间缪昌道、刚等舍田鼎建。嘉定间(1208—1224)缪克明等重建。明永
               乐四年(1406)缪则玉等重建。嘉靖六年(1527)缪文盛等修建。讫清康熙间(1662—1722)

               缪锦重修。乾隆间(1736—1795)缪嘉麟等重修。至同治癸酉年(1873)缪正森倡捐,犀浦、
               蓝田、穆阳合族重建二堂并东西二楼,招僧住居。”

                    清乾隆四年(1739)阳畴徐氏家谱载:暹公于宋开宝五年(972)购金氏宗祠为三峰寺基址。
               又记:良□公至京师请额,于天禧三年(1019)将水月庵改名三峰寺……明洪武初年修建三峰

               寺大殿并钟鼓楼。宣统《分疆录》载:“晋天福年间(936—943),初建于凤凰山左翼。宋文
               中祥符年间(1008—1016)赐额。元至元间(1264—1294)毁,复建。明嘉靖六年(1527),

               僧真喜重建;三十三年(1554),迁寺于太平桥左学基,以寺基建学,故此寺规模深广。僧道
               员加建钟鼓楼及僧舍。清康熙间(1662—1722),僧台晋修;雍正间(1723—1735),僧石育

               重修;道光间(1821—1850),僧心立建观音堂;同治癸酉年(1873),僧广哲重建两廊。”
                    上述关于三峰寺初建、重建时间和主事人之记载尚存误差和疑点,有待再考。而不争的是,

               历史上,三峰寺为浙南闽北声名久远之古刹无疑。
                    洲岭前埕《缪氏族谱》载有《三峰寺七姑八娘志》,全文照录。


                                                           337
   371   372   373   374   375   376   377   378   379   380   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