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 - 仙稔乡志
P. 40

第一章  建  置


                    沙煨地(sh1w8id@)自然村。
                    下畲(xi1sh5)自然村。

                    竹家山(zh*ji1sh1n)行政村。驻地竹家山得名。1958年称竹家山大队,1984年5月改称竹家山
               村。有3个自然村。
                    竹家山(zh*ji1sh1n)自然村,村委会驻地。位于县城东北3.50公里处。据清《分疆录》记

               载,宋朝处土徐元凤隐居于此,其《玉峰庐自赋》有“谷邃自宜梅竹坞,径深雅爱竹为家”之句,故
               名竹家山。村居山坡地,呈长方形,房舍散列,系畲族聚居地。

                    笊篱丘(zh4ol0qi&)自然村。
                    木亭后(m)t0ngh^u)自然村。
                    春阳(ch&ny2ng)行政村。驻地春阳得名。1958年称春阳大队,1984年5月改称春阳村。有7个

               自然村。
                    春阳(ch&ny2ng)自然村,村委会驻地。位于县城东北8.90公里处,地处山南水北,气候温

               和,地形略似弓,古名芎阳。后人取诗“春日载阳”之意,更名春阳。村居山岙地,呈三角形,房舍
               密集,点散兼并。
                    炉坑(l*k5ng)自然村。

                    塘底垄(t2ngd!l%ng)自然村。
                    拳头岭头(qu2nt$ul!ngt$u)自然村。
                    畚箕甩(b7nj0shu1i)自然村。

                    底叶坑(d!y8k5ng)自然村。
                    外叶坑(w4iy8k5ng)自然村。
                    书院(sh&yu4n)行政村。以驻地书院得名。1958年称书院大队,1984年5月改称书院村。有2个

               自然村。
                    书院(sh&yu4n)自然村,村委会驻地。位于县城东面6.10公里处。史上建书院(私塾),故村

               名书院。村驻山坡,呈圆形,房舍点散分布,居民多为畲族。
                    斜垟(xi6y2ng)自然村。
                    岭下(l!ngxi4)行政村。以驻地岭下得名。1958年称岭下大队,1984年5月改称岭下村。有3个

               自然村。
                    岭下(l!ngxi4)自然村,村委会驻地。位于县城东北2.80公里处。地处罗阳至仙居的三折岭之

               下,故称岭下。村居山间低洼地,呈圆形,房舍散列。
                    水尾桥(shu!w7iqi2o)自然村。
                    交垟岭(ji1oy2ngl!ng)自然村。

                    2004年5月,行政村规模调整,仙稔乡11个行政村调整为5个行政村,80个村民小组,至2010年不
               变。村名是:
                    仙居村  合并原仙居、岭下、竹家山、书院四村而成,辖17个村民小组。

                    三滩村  合并原三滩、百丈岭、员台角三个村而成,辖23个村民小组。


                                                            19




 杭州聚文斋文化传媒 尺寸 285*210mm 版心 232*164 正文 10.5P 方正书宋 44 字 *35 行  杭州聚文斋文化传媒 尺寸 285*210mm 版心 232*164 正文 10.5P 方正书宋 44 字 *35 行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