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8 - 南院乡志
P. 158
第十七章 文 化
文化活动 南院乡民的文化生活一直比较丰富,每逢节日喜庆,都要热闹一番,特别是春节期
间,舞马灯、舞龙、演木偶戏等。
2006年5月底,在乡大会堂举办文艺晚会。
2008年,举办了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的文艺会。成立南院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领导小组。
2009年,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文艺下乡巡演,送戏送电影下乡,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2010年,完成2个村文化活动室建设。
第二节 文 物
毛垟石塔 位于南院乡毛垟村400米高的笔架山上,块石结构,高五层,残高10米,为风水塔。
塔身直接出自地面,正方形,由块石筑砌成“金”字形塔。每层四周绕以石梯,盘至塔顶,四周有栏
杆,望柱头球形,柱身方形,对角安装,连以两条石栏板。塔檐厚实,仿木结构,四翼桥高翘,无塔
刹。该塔状似阿拉伯吉古拉塔,但具有中国建筑特点,造型独特。据当地毛氏族谱记载:镇风水塔,
重建于明正德六年(1511),1985年,被列为泰顺县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桥下林鹗遗址 位于南院乡桥下村,系林鹗晚年迁居处(原住司前镇里光村)。旧居原为林鹗为
父守孝草庐,后加扩建,额为“飞凤落垟”。现仅存砖木结构门台和卵石围墙。门台内外,留有鱼池
两口,宅前旗杆石上刻“道光壬寅科岁贡生”“兰溪训导林鹗立”。故居东北侧水尾处,有摩崖题刻
“迂谷”二字,“迂谷”是林鹗的别号,该题刻篆体阴刻,字高85厘米,宽68厘米。整体保存较好,
字迹清晰,相传为林鹗亲笔所书。
郑伯添墓 位于南院乡南院村庵坟,建于明代,坐西朝东,青石结构,品字形,由墓室和两级
拜坛组成,墓室及拜坛围有墓圈,墓圈由青石立板及顶部双披水盖板构成,平面呈折边弧形。墓冢共
分三座,上一下二呈品字形,中间设台阶通道,下有实体栏板。第一级拜坛平面呈长方形,中间立墓
碑,记述墓主身份。第二级拜坛平面长方形,外围一圈立石柱十二根。两级拜坛中设踏步,两侧垂带
石稳固。第二级拜坛前设台阶通向外面。
郑伯添,行立七,字希明,号柏庵,因捕盗得功授职池村巡检。2010年,该墓被列为泰顺县第六
批文物保护单位。
柳溪桥 位于南院乡棠坪村下棠坪自然村,南北向呈“一”字形,凌溪架设水流清澈的柳溪之
上,为单孔伸臂式石梁桥。桥全长9.60米,桥面宽1.60米。悬臂分四层,底层由三根立柱承一根横
梁,二至五层均三条悬柱承一根横梁,上承桥身,距水面高4米。桥面由五条青石板横铺。南北分两
节,当中由一条石左右设榫口相接,桥两侧与溪两岸道路相贯通,棠坪柳溪桥乃古时南院泰顺至福建
的主要交通要道,做工讲究,构造牢固,保存尚好,2010年,被列为泰顺县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
棠坪大厝 棠坪大厝位于南院乡棠坪村大丘面,院落式建筑,坐北朝南,由内外门台、正屋、
133
杭州聚文斋文化传媒 尺寸 285*210mm 版心 232*164 正文 10.5P 方正书宋 44 字 *35 行 杭州聚文斋文化传媒 尺寸 285*210mm 版心 232*164 正文 10.5P 方正书宋 44 字 *35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