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7 - 洲岭乡志
P. 117

洲岭乡志


               门课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村校由少到多,1964 年,全公社设 24 个教学点。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撤并小学。

                    瑞岭村校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村贤董阿九等募资建文昌阁,兼作办学场所,之
               后开办私塾。民国 16 年(1927),村人董圣德等集资建众馆,主要用于办学。18 年(1929)

               石岭村办简易学堂,25 年(1936)停办。1954 年在众馆办石岭初级小学,2000 年建新校舍。
               2010 年学校续办,没有学生。

                    上舟洋小学   创办于民国 29 年(1940),1958 年附设初中班,2005 年学校被撤并。
                    横溪底小学   民国 34 年(1945)创办,2002 年并入乡中心小学。

                    长僻小学   创办于 1953 年,2000 年被撤,并入乡中心小学。
                    宅里村小学   创办于 1953 年,2003 年被撤,并入乡中心小学。

                    半路小学   1963 年创办,2002 年并入乡中心小学。
                    黄客墘小学   创办于 1964 年,1999 年 8 月被撤销,并入上舟垟小学。

                    三条华小学   1966 年创办,1999 年 8 月被撤,并入乡中心小学。
                    梨坪小学   1968 年创办,1987 年 8 月并入乡中心小学。

                    岭头小学   1972 年创办,1999 年并入乡中心小学。
                    上庄村小学   1982 年创办,2002 年并入乡中心小学。

                    黄家垟小学   创办时间不详,1999 年 8 月并入乡中心小学。
                    学风    专指重教兴学的氛围风气。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石岭董阿九等十一位村贤募

               资建造“文昌阁”。本节“乡校”“村校”二子目所记,也现出历史上洲滨(周边)乡村贤者
               重教兴学精神之一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乡村干部群众表现出“砸

               锅卖铁办教育”“再穷不能穷孩子”的决心和行动。
                    1993 年 9 月 10 日,洲岭乡成立教育管理委员会。1996 年 5 月 10 日,洲岭乡党委成立“两

               基”(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领导小组。2003 年 8 月 6 日,洲岭
               乡“洲滨读书人促进会”在县城成立。促进会以激励洲滨学生努力读书、兴地方教育、促地方

               发展、树地方良风为宗旨。促进会活动计划涉及授课和社会实践,拟设立奖学金和助学金,定
               期出版期刊等。2008 年促进会颁发奖学金,15 人获奖,奖金 200 元至 500 元不等。2009 年,

               促进会与洲岭乡中心小学师生等在洲岭乡中心小学举行联欢会。
                    1997 年 5 月 13 日,乡党委、乡政府发起为兴建洲岭乡校新教学楼募捐活动,168 人(单位)

               共捐资 73230 元。



                                          第二节    校舍建设与希望工程



                    校舍建设   民国(含)之前,乡村学校以庙宇宗祠为校舍。

                                                           98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