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5 - 泰顺县教育志
P. 215
泰顺县教育志 ·153·
泰顺县第三中学历任校长(负责人)更迭表
表4-6-3
姓 名 性 别 职 务 任职时间
张 整 男 教学负责人 1958.10—1959.08
李文龙 男 副校长(主持) 1959.09—1969.09
徐际定 男 校长(区委书记兼) 1962.09—1965.09
毛 芬 男 副校长(主持) 1962.05—1963.02
沈树荣 男 校生产领导组长(主持) 1967.05—1969.09
毛维樵 男 校革委会副主任(主持) 1969—1977.08
夏盛益 男 副校长(主持) 1977.08—1979.08
蔡赐文 男 副校长(主持) 1979.08—1982.08
林志垠 男 副校长(主持) 1982.08—1984,07
张凤志 男 副校长(主持) 1984.08—1986.07
郑锦镛 男 校长 1986.07—1988.08
包必久 男 校长 1988.08—1990.08
苏丁乃 男 校长 1990.07—1991.08
陈正平 男 副校长(主持) 1991.08—1993.08
胡昌迎 男 校长 1993.07—1996.07
林成亩 男 校长 1996.08—1999.02
薛仕跑 男 副校长(主持) 1999.02—2001.08
陶一砖 男 校长 2001.08—2004.08
陈立蔚 男 校长 2004.08—2008.07
赖志国 男 校长 2008.07—2012.07
林一叶 男 校长 2012.07—2012.12(续)
泰顺县第四中学
1958年8月,泰顺县第四中学创办,附设仕阳区中心小学内,招收新生2个班,110人。10月,搬
迁至早阳下祠堂,学制3年,校长毛芬,教师6人。县文教局拨款择溪东村石人尖半山腰新建砖木结构
4个教室,1959年2月搬入新校舍上课。教师宿舍和厨房租用溪东岭仔头民房。1959年春,在早阳修建
六个教室,下半年,学校重迁早阳。9月,招收初一新生2个班120人。
1960年9月,招收新生2个班110人,全校有6个教学班,在校生300余人。1961年,泰顺遭受自然灾
害,粮食紧缺,学生锐减。1962年3月,贯彻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仕阳中学并入
三魁中学,部分教师和少数学生随校转入三魁中学。
1970年春,响应毛主席“把学校办到贫下中农家门口”的号召,在早阳旧址复办仕阳中学,招新生2
个班120人,学制二年,实行贫下中农管理学校。1972年春,增设高中部,招收高中新生2个班80人,学制
二年。1973年,县文教局拨款在石人尖半山腰新建教学楼一幢,6个教室,高中部学生搬入新校舍。
1978年8月,学校改名为县第四中学(泰四中),恢复校长制,改初中为三年制,全校11个教学
班。1981年9月停止高中招生。1982年7月最后一届高中生毕业,高中部撤销。
1988年10月19日,经县教委批准,成立县仕阳职业技术学校(简称仕阳职校),实行两块牌子,
一套班子的管理机制。1989年,仕阳职校开办石雕班、家电维修班、服装裁缝班。9月,县教委接管
仕阳职校下属的敦煌雕刻工艺厂,并报县计经委批准领取了营业执照。省教委拨款40万元扶持。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