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5 - 泰顺县文化志
P. 225
·162· 泰顺县文化志
在上过彩的木偶头上用上等的松烟墨画出双眼和两道眉毛。20世纪50年代后期,大部分木偶
头的化妆、上彩改用油漆。
当代木偶头雕刻主要传承人有季桂芳、林直周等,其中季桂芳是代表性人物。季氏师
从多门、博采众长,继承发扬浙南民间木偶造型雕刻的优良传统,其木偶头造型线条明快,
雕工精细,色彩鲜明,具有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当代季氏木偶头的造型从传统的15种增加
180多种,木偶头脸部的活动技巧也
从过去的数种增加到当代的15种。
泰顺县提线木偶戏净角只有包公、
关公、黑花脸、鬼脸(阴阳脸)等
12种,季氏参考吸收浙江各地方剧
种和京剧的花脸脸谱,设计描绘了
50多种木偶头脸谱。季氏木偶雕刻
作品多次获得省级和国家奖项。林
直周的祖父林圣全是自学成的木偶
头雕刻师,将手艺传给儿子林匡
猛,林直周15岁开始跟其父林匡猛
学艺。林氏三代雕刻木偶头技艺, 图4-1 木偶头雕刻传承人季桂芳的作品(摄于2006年)
闻名于泰顺县及周边县市。
二、青石雕
详第八编第五章第三节。
三、泰顺石雕(叶蜡石雕)
详第八编第五章第四节。
四、竹雕
境内多竹,自古以来除传统竹篾工艺外,也有少数艺人进行竹雕艺术创作。20世纪90年
代,竹里人罗祖华在完成石雕专业学业后开始从事竹雕行业。几十年来,他创作了大量的竹
雕作品,代表作有《五百罗汉》《老子道德经》《箭筒》《兰亭序》《九龙柱》。《箭筒》
被背景奥运会选为特用工艺品;《五百罗汉》历时三年创作完成,长达22米、高35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