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91 - 泰顺县文化志
P. 591

·528·                                   泰顺县文化志


               主席、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市文馆会鉴定委员、上海书画出版社编审等职。编著有《吴昌

               硕篆刻选辑》《赵之谦印谱》《吴让之印谱》《明清篆刻流派印谱》《去疾印稿》《乐易榭
               藏印》《方去疾篆唐诗》等,与吴朴堂、单晓天合刻《瞿秋白笔名印谱》《古巴谚语印谱》

               等。1986年获首届上海文学艺术奖,2001年被中国书协授予中国书法艺术特别贡献奖。



                                                          吴行瑶



                    吴行瑶(1922—1992),筱村人,木偶表演家。20世纪50年代初期为民主木偶剧团负责
               人,在文成,景宁一带享有盛名。1989年县木偶实验剧团成立时,为筹备小组组长。



                                                          周大风



                    周大风(1923—2015),浙江宁波人,音乐理论家、作曲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民国27年(1938)开始音乐创作。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宁波地委青年文工团团
               长。1952年任省文工团团干兼乐队队长。1953年省文工团更名为浙江省歌剧团;次年又改名

               为浙江省越剧团,他负责音乐研究组工作。1957年成立浙江越剧二团时被任命为艺术室主
               任。1958年担任《雨前曲》的编剧、舞美设计、作曲。1958年春,周大风和浙江越剧二团全

               团50多人赴泰顺山区采风和巡回演出。剧团在东溪乡演出期间,他入住东溪乡土楼。同年5
               月11日晚,他通宵未眠,在土楼里创作出《采茶舞曲》。几天后,周大风至万排乡茂竹园

               村,创作了九场大型越剧《雨前曲》(《采茶舞曲》就是该剧的主题曲)。该曲自1959年开
               始流行全国乃至国外,先后制有60余种唱片、磁带、CD片。1983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

               为“亚太地区风格的优秀教材”。2005年8月,泰顺县人民政府与周大风协议后,县人大审
               议通过,《采茶舞曲》被正式确定为县歌。去世前留下绝笔——“泰顺采茶舞曲之乡”。著

               有《越剧唱法研究》《小学音乐欣赏》等多种专著。



                                                           吴桐



                    吴桐(1924—2014),男,导演。山东平原人,民国13年(1924)2月出生。1949年6月
               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中国人民解放军35军文工团转入浙江军区

               文工团。1955年转业到浙江婺剧团任研究组副组长,曾参与执笔修改整理《断桥》《三姐下
               凡》等名剧。同年底,在省文训班学习中执导《唐知县》,继在筹建中的省艺校任教半年。

               后调入温州市越剧团任导演。曾执导《刘胡兰》《归来》《灰阑记》《珍珠塔》《碧玉簪》
               《荔枝换绛桃》等剧。1958年6月被错划为“右派分子”。1962年恢复工作,分派到泰顺越
   586   587   588   589   590   591   592   593   594   595   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