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13 - 泰顺县公安志
P. 413
第四篇 综合警务保障
檐帽、橄榄帽的金黄色装饰带;领章改为领花,领花铝质,呈“V”字形金黄色橄榄枝,中嵌盾牌,
内缀一红五星;臂章仍为盾型,比八三式略大,深藏青底,金黄色镶边,最上端为“中华人民共和
国”七个金黄色字;第二层中间一颗蓝边红五星,红星两侧为银白色“公安”二字;第三层白色飘带
“POLICE”六个藏青色字母;第四层白色小盾形,内金黄色长城图案,最下端为托起的金黄色橄榄
枝。改革后的臂章,行政、铁道、交通、林业、民航和工矿企业公安通用。1992年,警号改为硬塑
料,蓝底,代码、编号数字均为银白色。
1992年7月,人民警察实行警衔制后,肩章改为橄榄色底的长条硬牌,上缀一枚铝质金黄色盾
牌,中间一颗红五角星。取消领花,领口两侧佩戴人民警察警衔等级标志。1995年5月16日,国务院
发布关于修改《人民警察警衔标志式样和佩戴方法》的决定,是年7月1日起,警衔标志佩在肩上。
九九式 颜色首次选用国际上警察通用的藏蓝色。交巡警衬衣采用铁灰色(2005年6月始改为浅
蓝色),高级警官(三级警监以上)为白色衬衣。制服面料以新型化纤面料为主,部分品种采用化纤
与棉、毛、麻混纺产品。三级警监以上高级警官着毛涤警服。高级警官、交巡警的领带颜色为蓝色,
其他警服的领带颜色为银灰色(2005年6月始改为蓝色)。
警服从功能上主要分为常服和作训服。常服主要用于民警正常执勤穿着,作训服用于巡警、防
暴警等处置突发性事件、执行追捕任务和进行训练时穿着。警服样式主要有冬常服、春秋常服、夏
装、茄克服、多功能服等。其中,多功能服分两种:带反光条的,交巡警穿着;无反光条的,普通民
警穿着。
新警服服饰:帽徽、领花、警衔、警号(左胸)、胸徽(右胸)等。帽徽分大小两种,大帽徽
装订在大檐帽、凉帽、栽绒帽上,小帽徽装订在女呢帽和警便服上。领花分为金属和电脑绣花两种,
金属领花用于常服、茄克服,电脑绣花领花用于制式长、短袖衬衣。警衔肩章分为3种:硬警衔用于
常服、茄克服;软警衔用于制式长、短袖衬衣;套式警衔用于多功能服。
警衔标志由银色橄榄枝、银色四角星、银色横杠、银色折杠(见习警)组成,警监为橄榄枝,
警督为二杠,警司为一杠,标志明显,便于衔级辨别。
二、被装管理
县公安局建立后,因财政困难,只给部分公安干警配发公安制服。1972年始,为区公安特派
员、派出所及治安股、侦察股民警,以所、股为单位配发公用工作服。当办案民警出差下乡时,向管
理人员领取着装制服,平时交由单位保管。1981年起,根据国家财政部、公安部决定,凡公安系统
在编人员都应配发公安制服,并对警服制式、被装管理作出明确的规定。1983年,县公安局干警全
部着装“八三”式警服。
1999年,人民警察警衔标准分软硬2种,每位民警配发硬肩章1副,软肩章3副、套式肩章1副。9
月经国务院批准,人民警察首次配发“九九”式警服。
2005年7月、2006年11月,公安部先后启用改进后“九九”式夹克警服、改进后人民警察执勤
服,形成比较完整的警服系列,分为常服、执勤服系列和功能性服装系列。2006—2007年,县公安
局完成执勤服系列品种警服以及警用毛衣等选配品种的配发。
2008年,全省统一交警和普通民警雨衣款式;2009年又统一交警和普通民警多功能服款式。
·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