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0 - 《天台山佛教史》
P. 150
宇。多次接待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香港等地的天台宗僧人,大大促进了
天台宗在国内外的交流和发展。现任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天台
山国清寺方丈。
四、高明寺及其高僧
高明寺,在县城东北 10 公里太平山麓。自明代万历二十六年(1598)传
灯大师重兴后,僧众日增。清代已成天台山大刹。1887 年,日本净土宗大谷
寺派学者南条文雄(1849-1927)访问印度后归国途中,特地来到高明寺,
抄写智者大师所传的贝叶经,校订梵文《法华经》。后经兵燹,寺宇毁坏甚重。
民国 2 年(1913),僧济定重整门庭,规模稍复。民国 15 年,住持观通将地
藏殿、钟楼、天王殿重整,复其旧观。“文化大革命”期间,释迦、文殊、弥
勒诸铁像,巨钟(重 0.7 万斤)、罗汉、诸天之像,均被毁。
1981 年,住持觉慧得海外侨胞和各界信士资助,修复大殿,1982 年重建
钟楼。1983 年,国务院将高明寺列为全国汉族地区佛教重点寺院。1987 年以
来,陆续修筑观音殿、放生池、方丈堂、禅堂、不瞬堂、斋堂,重建幽溪佛
学苑。觉慧圆寂后,法子了文法师继任住持,修大殿、藏阁、钟楼、五百罗
汉堂、放生池及寺外建筑飏经亭、止观桥、幽溪亭等,修整游山道路,寺宇
面貌焕然一新。
寺内外多名胜、碑刻、摩崖。西方殿壁嵌明万历年间董其昌所书《楞严
海印三昧坛仪碑记》。寺额“高明讲寺”及大殿匾“大雄宝殿”为康有为书。
寺东百步,临溪有圆通洞。寺东南有清凉桥、幽溪亭、神笔冢等。寺东摩崖
“佛”字,直径 2 丈余,笔力刚劲,系光绪年间比丘兴慈书。
近现代高明寺的主要高僧有:观通、觉慧、海灯、寒叶、清定、月常等。
观通法师(1873-1955),名宏道,俗姓张,东阳人。21 岁投天台山国清
寺,退居老和尚从镜嘱其到华顶药师庵礼静波剃度。22 岁于国清寺受具。1909
年,高明寺举办 3 坛传戒及水陆唱腔学习班,从镜嗣法弟子灵圆被请为高明
寺首座,并负责辅导这个学习班。观通在学习中,威严端庄,腔调准确,得
到灵圆赞赏。此后,天台山各寺春期传戒时,都请观通为正训。后奉从镜之
命,嗣法灵圆门下,住高明寺。 1921 年任真觉寺住持。 1923 年任高明寺住持,
其间重建钟楼,修理天王殿。后至三门广润寺任住持,并传过戒。1931 年再
任高明寺住持,至 1935 年春,观通六旬传戒,国内各名刹方丈,云集高明寺,
屈映光居士书“幽溪重光”匾,至今尚悬高明室丈室。1937 年,抗日战争开
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