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0 - 《荒野寒山》
P. 200

寒山之读佛经并不是要出家修行! 也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念头" 对于寒山来

            说! 佛教的基本教义对于其的影响倒是其次! 或者说寒山最多只是通过阅读对于
            佛教的义理有了一些了解! 这种了解也表现在了上述诗歌中! 体现在了寒山对现

            实生活的批判之上" 但更为重要的是! 自从贞元十七年从咸阳重返天台之后! 寒

            山对于世事早已没有了执着之意! 生活之中的是是非非对于寒山来说并不是那么

            重要! 寒山关注的是生命的本身" 对于寒山来说! 读经更多得到的是一种精神上

            的体验和享受!



                 盘陀石上坐! 溪涧冷凄凄" 静玩偏嘉丽! 虚岩蒙雾迷" 怡然憩歇处! 日斜树

                                                                                         "
                                                                                          ('%
            影低" 我自观心地! 莲花出淤泥" # $盘陀% 二六七&                                                "
                 岩前独静坐! 圆月当天耀" 万象影现中! 一轮本无照" 廓然神自清! 含虚洞                                   第
                                                                                          二
            玄妙" 因指见其月! 月是心枢要" # $岩前% 二七九&                                                 部

                                                                                          分
                 今日岩前坐! 坐久烟云收" 一道清溪冷! 千寻碧嶂头" 白云朝影静! 明月夜
            光浮" 身上无尘垢! 心中那更忧" # $今日% 二八三&                                                 寒
                                                                                          山
                 千云万水间! 中有一闲士" 白日游青山! 夜归岩下睡" 倏尔过春秋! 寂然无
                                                                                          传
            尘累" 快哉何所依! 静若秋江水 # $千云% 二八四&




                 这才是寒山所要达到的一种境界! 自得' 悠然" 我们不能否认在这个时期寒

            山受到了佛教思想的影响! 但这种影响并没有给寒山的生活带来根本性的改变!
            实际上寒山观念的根本性改变已经在重返天台之际完成了! 就在乱坟岗的那一

            刻! 寒山的心灵早已经实现了对现实的超越" 读经! 只是寒山的一种生活方式!

            聊以修身养性! 这里面自然包含着对丰干禅师和拾得和尚的深深的情感" 有青

            山' 有绿水! 有碧岩! 有白云! 还有挚友! 手捧一经卷! 那是一种怡然自得的情
            怀! 更是一种脱俗的生活情致" 有此境界足矣! 又何必一定要出家为僧呢# 禅的

            那种情致与此刻寒山的生活有着极大的相融性! 这也是寒山能够接受其意境的关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