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5 - 《荒野寒山》
P. 75

大雁塔和曲江! 对于寒山来说! 是一个非常向往的地方" 当然! 寒山向往的

            并不是大雁塔和曲江本身的风光! 而是它们所包含的意蕴" 对于唐代的士人来
            说! 大雁塔和曲江象征着荣耀! 而一旦能够得以 %曲江宴饮& 和 %雁塔题名&!

            你的整个人生就将改变" 这意味着你自此将文名远播! 并且美好的仕途也向你敞

            开了大门" 这是多少读书人所梦寐的事情! 寒山自然也不例外! 每次看到大雁塔

            和曲江的时候! 对于寒山而言! 都是一次精神的激励! 都能让寒山获得不断进取

            的动力! 稍改既往玩乐之习"
                 因此! 大雁塔对于寒山而言! 或者是某种象征! 是寒山的理想所在! 父亲对

            于儿子仕途的期望! 这一刻具象化为大雁塔上的题名" 对于寒山来说! 他的理想

            就是在有朝一日能够将自己的名字题到雁塔之上! 这种期望至少伴随着寒山直到
            其三十岁之后"

                 如果说大雁塔对于寒山而言! 是一种激励" 那么! 小雁塔则不同! 寒山在这

      荒     里! 得到的更多是一种精神上的宁静"
      野
      寒          小雁塔! 全称 %荐福寺小雁塔&" 荐福寺就在邻近国子监所在的开化坊南
      山     边! 原为隋炀帝杨广继位之前的住所! 唐初为太宗之女襄城公主宅" 睿宗文明元

     "
     "
      %*
     "
            年 -公元 &10. 三月初三! 即高宗李治死后 !22 天! 皇族为高宗献福而建寺于
            此! 名献福寺" 武则天天授元年 -公元 &"2. 改为荐福寺! 是当时长安城中的著
            名寺院" 慈恩寺是与玄奘联系在一起的! 荐福寺则使人想起唐代另一位高僧义

            净" 义净也曾游学印度多年! 不过! 他由海路自广州离开中国" 公元 &3! 年! 义
            净只身搭乘波斯商船出国! 先到印尼苏门答腊! 后转抵印度! 也在佛学中心那烂

            陀寺留学 !! 年! 又游学印度各地! 经历 $2 余国! 于武则天证圣元年 -公元 &"#

            年. 回国! 带回梵文经典 022 余部" 义净回到长安后! 在荐福寺主持佛经译场!

            共译经 #& 部! %$2 卷! 是玄奘之后在佛经翻译上取得成就最大者" 他还将途经海
            道诸国和所闻赴印度求法高僧的情况! 撰成 *南海寄归内法传+ 和 *大唐西域

            求法高僧传+"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