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9 - 《荒野寒山》
P. 99

幸福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 转眼又是一年" 天宝四年 -公元 30#. 春! 寒山

            已经是第三年站在了礼部贡院的门口等待开考"
                 第一天! 帖经! 这一次寒山顺利过关" 第二天为杂文! 照例是诗' 赋各一"

            这一次寒山吸取上回的教训" 因为! 通过上次的失败! 寒山终于明白了一个道

            理! 那就是实际上进士科的诗赋考试! 首先考察的是格式! 而不是文采" 首先要

            合乎试帖诗和甲赋的格式要求! 无论是押韵' 字数' 用典等等! 不能够有丝毫的

            差池! 只有这样! 才有可能获得通过" 并不是说文采不能展示出来! 文采的展示
            必须建立在考试所制定的规矩之上" 而第一次! 寒山之所以会失败! 其原因即在

            于过度地强调了个人文采的发挥! 而忽略了程式上的要求! 因此也就跟科举失之

            交臂了" 这一次则不同! 寒山显然是对于上一次的失败有了深刻的反省! 有了很
            好的准备" 于是! 寒山循规蹈矩! 一切都按照主考所规定的程式进行! 严格地考

            虑诗歌的韵脚' 句式等等! 考虑赋的韵脚' 用典' 字数等等" 总之! 有规定的!

      荒     总是先规规矩矩地按照规定的要求来操作! 在确保规定被毫无例外地执行的前提
      野
      寒     下! 再发挥自己固有的才情" 这样! 诗' 赋都得以顺利完成" 虽然就内容' 文采
      山     上是多少有些遗憾的! 因为毕竟不再能够自由发挥了! 但总体上还算满意"

     "
     "
      '$
     "
                 次日出榜! 寒山通过杂文考试! 得以进入第三场考试)))策问" 进士科考的
            是时务策 # 道! 所谓时务策! 也就是考察考生对于现实政治的看法和处理方法!
            由主考命题! 然后考生根据题意进行回答! 条分缕析阐述自己的观点! 要求在回

            答过程中以儒家经典为依据! 能够引经据典! 做到有理有据! 考生的回答谓之对
            策! 这实际上相当于今天的论述题" 但由于策问这种考试形式推行已经非常久

            了! 源自于汉代的贤良策问! 而且历代都有利用策问这种方式进行选拔人才的!

            这样势必有很多成型的对策! 故熟读背诵这些对策是每个应考士子的必要功课!

            寒山也不例外" 再加上过去一年中! 寒山对于经史更加熟练! 引经据典! 条分缕
            析自不在话下" 故而! 当寒山拿到策问题目时! 便觉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提

            笔刷刷而下! 文思如泉涌! 一气呵成"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