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 - 《浙江天台山和合文化之旅》
P. 6
合”理念一直贯穿于中华文化发展过程,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甲骨文和金文已经出现“和”、“合”二字。
“和合”二字联用,构成一个范畴,最早见于《国语·郑语》:“商
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春秋战国是一个“圣王不作,
诸侯放恣,处士横议”的时代,群雄纷争、列国混战、生灵涂炭,
顺理自然地使和谐、和平、和睦、祥和的生活成为人们的美好向往。
诸子百家中的不少思想家都阐述了“和合”理念。
秦汉以来,和合概念得到普遍运用,中华文化发展也呈现出
一种融合的趋势,逐步形成了以儒家为主体,儒佛道各自独立又
相互融合,在冲突中融合,在融合中发展的局面,这构成了汉代
以后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现象、内容和特征。两汉之际佛教传入
中国以后,先秦至两汉的儒道两教融合开始转变为儒佛道三教在
冲突中相互融合。隋唐以来,随着天台宗等“中国化佛教”的形
成和发展,三教融合趋势更加明显。宋明理学则在前一时期三教
融合基础上,将三教的思想优势集于一身,从儒家立场出发完成
了三教的融合。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经过数千年嬗变最终形成了
以儒佛道三教为基本组成部分的多元融合、同时也保留各家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