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3 - 《朱封鳌天台集<第四册>》
P. 323
东南亚的观音菩萨道场,岛上风光旖旎,洞幽岩奇,古刹琳宫,云雾缭绕,秀丽
的风光吸引着我,我一直住了 10 年,努力从事着观音文化的研究。
我深深感谢在我研究文史道路上热情支持和帮助过我的许多单位和专
家。 我感谢上海文化出版社,在 1957 年底出书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让我参与
《明清故事选》一书的译作。 我感谢历史学家吴晗先生,1964 年任“中国历史
小丛书”主编时,惠邀我编写《汤显祖和牡丹亭》一书。 我更感谢编委何家槐
教授为我改稿和审定。 我终生忘不了“文革”以前上海和北京这些热心提携
后学的德高望重的学者! 没有他们的指导和帮助,我恐怕不会对史志工作长
期保持浓厚的兴趣,并取得一些成果。
领我走上专业研究地方史志的导师是原《北京日报》文艺部编委、台州地
区文化局局长方山先生。 是他把我从教师调到台州地区文管会,专搞文史工
作。 并从工作和生活上多方帮助我,使我终生难忘!
作者拜访方山先生(左二)
搞了 10 多年的文史工作后,我转而研究天台山的佛道文化。 在普陀山佛
教文化研究所 10 年,我用 5 年时间通读《大正藏》及其他佛典,并实地考察国
内天台宗古刹,写了一些有关的著作。 回到天台山后,为了研究天台的道教
史,我用 3 年时间研读《中华道藏》及其他道典,还多次登山寻访仙道遗踪。 至
于名山传说和诗词,也是我的癖好,所以尽量搜罗。 可以说,本丛书的内容包 后
括了天台山文化的方方面面。 记
❙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