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5 - 《鹿城年鉴2013》
P. 115
地理·环境
【倒春寒】 4月5日—7日,全区 利、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造成 登陆,登陆时强度为强台风,中
受冷空气影响,5日各地出现中到 一定损失。 心气压955百帕,近中心最大风力
大雨,各地在本次过程中的最低 42米/秒(14级)。
日平均气温均出现在7日,为12.1 【热带风暴“潭美”】 于8月18 10月6日08时—8日08时,鹿
摄氏度,大部分地方维持在11摄 日2时,在台湾省台北市东偏南 城区平均雨量为216.10毫米,同
氏度以上,各地均没有出现连续 方向约73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 时,受台风“菲特”影响,沿海
3天日平均气温低于11摄氏度的天 面上生成,于22日傍晚前后擦过 及沿海平原地区普遍出现10—12
气,没有达到倒春寒标准,所以 台湾北部沿海,22日02时40分 级大风。
总体影响较小。 前后在福建省福清市沿海登陆, “菲特”强台风的正面袭
登陆时近中心最大风力35米/秒 击,给全区农业、水利、交通、
【梅雨期】 6月上旬后期,鹿城 (12级),中心气压958百帕, 电力等基础设施造成一定损失,
区进入多雨期,其中6月11日—14 登陆后穿过福建中北部于22日下 其中农林牧渔业直接经济损失200
日降水最为集中,其间普遍出现 午进入江西省境内,并于23日05 万元,工业交通运输直接损失120
大雨,局部暴雨,该4日内过程降 时减弱为热带低压。 万元,其他经济损失343万元。农
水量普遍达到70—110毫米,个别 台风“潭美”主要有以下几 作物受损面积150公顷,停产工矿
站达到160毫米。其中,以13日降 个特点:一是生成源地近。“潭 企业20个。西片藤桥部分村居受
水量最大,该日各地普遍出现大 美”生成于距离台湾省台北市东 淹,城市被淹面积30平方公里,
到暴雨。15日后,全区转入副热 南方向约780公里的洋面上,较 城区部分社区积水严重,最深处
带高压边缘影响,总体以多云天 2013年第7号台风“苏力”生成 达1米,受灾人口15万人。
气为主,气温升高,但多局部雷 地偏近约1800公里。二是初期路
阵雨。15日—21日的降水均为短 径较复杂。“潭美”刚生成时向 物 候
时阵性降水,具有时间短局地差 偏东方向移动,造成这种少有的
异大的特点。 路径是由于其当时受到一个东海
热带低压的影响即“双台风效 【概况】 物候是生物的周期性现
【热带风暴“苏力”】 于7月8日 应”。三是与西南季风相结合。 象(植物的发芽、开花、结果、
8时,在台湾省台北市东偏南方 “潭美”生成于季风槽,与西南 候鸟的迁徙,某些动物的冬眠
向约254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 季风结合紧密,水汽输送条件较 等)与季节气候的关系。过去
上生成,生成后强度快速发展, 好,导致带来的降水较强。四是 人们借以物候现象开始农事活
至10日2时发展成超强台风。“苏 云系范围广。“潭美”云系横亘 动,如梨始花,就作为早稻播种
力”生成后一直稳定向西北偏西 2000多公里,影响范围广。 时节的标志;朴树始花,即可进
方向移动,于13日3时在台湾新北 “潭美”给全区带来了风力 行早稻浸种催芽;柑橘开花,
市和宜兰县交界处登陆,8时进入 强、降雨大、潮位高的影响。同 就进行大田插秧;海桐盛花,
台湾海峡,16时在福建连江县黄 时,“潭美”带来的雨水,使旱 种麻时间到了等等。物候还可
岐半岛再次登陆,后先向偏西方 情得到基本解除。 以预测一些害虫活动,并对养
向移动,后向西北方向移动,强 蜂、林业、医学、运输业也有
度快速减弱,于14日3时进入江西 【热带风暴“菲特”】 于9月30 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也受
省,5时减弱为低压。 日20时在菲律宾以东洋面生成, 纬度、海拔、地形等地理因素
受台风“苏力”外围影响, 生成后向偏西方向移动,强度逐 的影响,所以在物候的观察、应
全区出现较为明显的降水和大 渐加强,10月1日17时加强为强热 用上,也就有一定的局限性。
风过程。7月12日20时—7月14 带风暴,3日5时加强为台风,4日
日20时,全区雨量44.7毫米。 17时加强为强台风,于7日1时15 【鹿城主要农时】 四月下旬,
台风“苏力”给全区农业、水 分在浙闽交界处(福鼎沙埕镇) 早稻插秧,播种黄麻,割油菜
鹿城年鉴·2013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