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2 - 开化年鉴(2022)
P. 152
土。源之食材天然绿色、源之味道鲜美劲辣,源之 拓展思路,针对目前开化美食产业发展中的问题短
文化包容兼蓄。“山水开化,膳待天下”,迎接你的 板,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强改进,体系化推进
有源头生态千重绿,更有乡土家宴万里香。 开化美食产业发展。
尚需正视当下开化县发展美食产业方面存在的 一是注重源头智慧,完善工作机制。成立美食
开化年鉴 短板: 产业工作专班,由政府分管美食产业的副县长担任
专班负责人,挑选一名综合素质强的县管干部具体
一缺品牌效应。空间上,主营开化菜的餐厅集
负责专班工作,配齐文旅、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
中于杭州、金华两城,其余区域商家零散,更不用
谈省外辐射;时间上,“钱江源味道”品牌标准处研 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搭建好协调推进产业发展的工
讨阶段,未成熟;引领上,“钱江源味道”样板店、 作基础。
旗舰店的建设偏慢,仅衢州水亭门店已经开业。品 二是推出源头品牌,织就辐射网络。以“钱江
牌知名度不够高,产业呈现多而不强的格局。 源味道”品牌为核心,发布开化菜标准体系,制定
二缺食材保障。钱江源味道,就要注重“源”, 品牌管理办法和宣传标志,挖掘开化美食文化底蕴,
美食之源在于食材。天然、绿色、无污染的优质食 灌注限量版生态珍品美食的高端附加值,推进开化
材是美食品牌久盛不衰的强大后盾。目前,全县在 金百汇、杭州、上海等地的“钱江源味道”示范门
食材供应充盈、物流配送流畅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 店建设,以源头品牌带动其他经营主体逐步实现开
短板。比如清水鱼养殖空塘率较高,供应量不足, 化美食规范化。可考虑将凤凰山美食城盘活利用,
在确保品牌的正宗品质上还要加强保障。 建设开化美食示范街区。远近辐射,让美食产业之
三缺专业人才。美食产业链的核心环节还是 根深扎猛长。
2022 “人”。当下还没有开化美食厨师队伍、服务队伍的 三是保障源头食材,畅通供应配送。生态食材
培养系统,从业人员培养大多以各饭店传帮带为主。 造就了最正宗的钱江源味道,一手引导各乡镇大力
102 旅游学校培养的厨师基本对外输出,服务开化本土 发展清水鱼、高山蔬菜等生态食材供应基地,发展
较少。其余培训局限于家常烹饪。 干菜烘房、修复空塘活力,延伸产业链条,探索发
四缺美食文化。访名山秀水,尝特色美食,品 展可溯源的生态食材;一手支持企业发展专业的开
地方文化,乃旅游业三大支柱。全县与美食相配套 化美食食材配送公司,带动社会广泛参与,保障县
的文化还有所欠缺,美食文化底蕴不强,虽然近年 内外经营主体的食材供应品质。
来县内也出版了一些美食书籍,但还没达成童叟皆 四是优化源头培训,确保队伍专业。人社、教
知、口耳相传的大众效应。“钱江源味道”标志仍 育部门联手通过“订单式”的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
处于设计阶段,经营主体没有统一的宣传标志。“钱 依托 798 美食苑及乡村振兴讲堂,可采取政府委培
江源味道”商标、微信公众号已被县内其他经营主 的形式;随着“钱江源味道”品牌门店规模扩大,还
体抢注,收回工作还在进展中。 可定向培养整批的职业厨师和餐饮服务队伍,向“钱
五缺扶持助力。部门上,牵头美食产业发展的 江源味道”加盟门店输送,保证服务品质。积极发
县文广旅体局,只一个下属单位美食产业发展中心 挥开化餐饮协会的作用,建立开化菜厨师培训和实
负责日常工作,且只 1 名专职工作人员,力量薄弱。 训基地,引导厨师人才培训市场化、产业化发展。
美食产业发展涉及到部门协调方面也不够顺畅;政 五是制定源头政策,营造普惠磁场。大力招引
策上,由政府给予补贴的工作模式对打响美食品牌 美食产业综合服务型企业,招商政策制订除了考虑
有促进作用,但差强人意,示范不够。相关公司因 吸引力外,既要有现实性又要有前瞻性,做到普惠
招商引资政策难以敲定,没获得“钱江源”区域公 全面,真正满足美食产业发展的需求,集中财力扶
共品牌授权,项目实施难,导致后续投资脱链。 持能真正带动产业发展的源头主体项目,避免出现
基 于 以 上 因 素, 建 议 县 委、 县 政 府 以“ 个 补助门槛过低、带动效益不佳的情况。
十百千万亿”工程为抓手,深入推进“五名六进” (领衔提案人:民盟开化县总支)
工程,围绕“立足浙江省、面向长三角、辐射大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