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4 - 钱塘年鉴(2022)
P. 84
QIANTANG YEARBOOK
实现两位数增长,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 52.2%,规 现省级五星级小微企业园零的突破。全社会研究与
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达 71.9%,入选市人工智 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 4.43%,提前完成
能创新发展区培育名单。培育省科技型中小企业 528 “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出台“人才新政 25 条”,
家,德帕姆泵业科技和沃镭科技跻身国家级“专精特 建成 2 个特别人才居住区,引进全球顶尖及领军人才
新”小巨人企业,中欣晶圆获评“独角兽”企业,新 60 名。开展技能提升行动,培育高技能人才 3260 人,
增“准独角兽”企业 18 家。现代服务业全面回暖, 获评“浙江青年工匠”18 人。办好“走近钱塘”系列
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 213 家,引进总部经济项目 5 活动,引进 35 岁以下大学生 3.7 万名。出台“暖心八
个,培育东部国际商务中心等亿元楼宇 6 幢,实现服 送”政策,为春节期间留区的新钱塘人送去温暖。
务业增加值 375.65 亿元、增长 9%,社会消费品零售 打造开放窗口。启动数字贸易展厅、数字综保综
总额 339.5 亿元、增长 9.6%。优化区域商业布局,江 合服务平台建设,推进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
东天街、下沙吾角广场开业运营。美丽经济营收超千 点,“全球中心仓”等 11 项做法入选省市制度创新案
亿元、增长 10.1%。 例。扩圈“城市货站”,推进与上海浦东机场货站联
传统产业加快转型。组建“未来工厂”建设联 程货物运输。投用全国首个对非一站式数字服务平
盟。推动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中策橡胶 台。落地 4 个“新世界工厂”项目。出口贸易结构
入选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创建名单。整治低效工业企 持续优化,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比达
业 72 家、淘汰落后产能企业 22 家,规上工业亩均税 83%,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 1000 亿元。
收 32.5 万元、增长 23.1%。落实“双碳”任务,实体 (三)做优空间,城市功能更加完善
化运作和达能源,差异化开展有序用电。创成市级以 拓展发展空间。完成行政区划调整图上定界、实
上绿色工厂 12 家,前进智造园创成全市首批低碳园 地勘界及“三区三线”两轮试划,谋定总体空间格
区。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打造农业示范园 局。修编下沙片区 6 个单元控规,启动钱塘高铁站项
11 个,新增高标准农田 5000 亩,农业综合机械化率 目前期。消化“三类地”1.24 万亩,筹措新增建设用
达 88%,粮食总产量突破 3 万吨,各项粮食指标均创 地指标 3667 亩,外购耕地数量指标 500 亩、水田规
历史新高。 模指标 1000 亩。城市有机更新收储土地 1515 亩。推
(二)激发活力,发展动能更加强劲 进军地置换合作,梳理即可恢复、功能恢复耕地图斑
打赢项目攻坚。实施“703020”项目流程再造, 1.3 万亩,耕地功能恢复 2500 亩。深化与理塘县、江
实行产业用地“净地一件事”、工业投资项目“小时 山市等地区域协作,精心打造“塘塘协作”品牌,落
制”审批,净地用时从平均 135 天缩短至 60 天,工 地乡村振兴学院,与龙游县、淳安县共建“产业飞
业用地项目拿地到开工用时从平均 162 天缩短至 114 地”,入选全市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首批试点。
天。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461.34 亿元、增长 12.1%。逐 完善综合交通。开通地铁 8 号线,实现三条地铁
步推行涉企事项“一窗一次办”“一件事联办”,市 线路联通运营。开工杭绍甬智慧高速项目,加快建
场主体总数突破 10 万户,新增数和总数增幅全市第 设钱塘快速路钱塘段、江东大道提升改造等综合交
一。全域联动,招引亿元以上产业项目 75 个,总投 通项目,建成河景路西段。主次干道开工 3 条、完工
资 594.8 亿元,实际利用外资 9.9 亿美元,其中高技 6 条、续建 4 条。完成 487 公里道路空洞检测和江东
术产业和制造业外资比重持续提高。发挥产业基金杠 大桥等 6 个重要路桥维修项目。成立钱塘公交公司,
杆作用,带动社会资本投资 115 亿元,促成 34 个项 优化前进和临江区域公交线路,开通地铁接驳专线 6
目落地。出让工业用地 38 宗 2652 亩,创历年新高、 条。实施大创小镇、大学城北等区域交通拥堵专项治
全市第一。落地零跑汽车、英诺湖医药、赛德光电等 理,治理交通堵点 4 个。实行“货车限排”,抓好超
10 亿元以上项目 28 个,位列全市赛马榜第一。6 个 限治理,群众出行体验有所改善。
“152”重大产业项目全部开工,签约中欧创新中心等 做优城市生态。推进美丽村社大比武,拆除违法
4 个重大科技平台项目。 建筑 25.8 万平方米,提前 3 年实现省级美丽乡村达
打响双创品牌。区校合作成果丰硕,引进校友经 标村全覆盖。建立“林长制”,推进东沙湖农业生态
济项目 150 个,促成产学研合作项目 75 个,累计拥 湿地试点,实施 13 个重点区域景观提升,新增绿化
有有效发明专利 11824 项。大创小镇获评全市首批侨 112.3 万平方米,裸土覆绿 12 万平方米。完成“污水
联侨界创新创业基地。建成中科院医学所一期,新增 零直排”项目 36 个,治理断头河 11 条,市控以上断
博士后工作站 7 家、省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 4 家,实 面水质全达标。率先推行垃圾分类“双轨制”清运,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