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9 - 余姚年鉴2021
P. 69
特 载
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 成为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深 节能改造项目 30 个。大力推进
富裕富足。 化泗门卫星城、中心镇改革发 清洁生产,整治提升“低散乱污”
做强特色产业。推动农业 展,着力打造示范样板。统筹 企业 350 家,淘汰关停落后产
“接二连三”融合发展,高质量 推进“三改一拆”、“六清六净”、 能项目 15 个。倡导绿色健康、
实施“2966”乡村产业振兴行 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等专项行动, 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推广使
动,积极发展运动康养、休闲 不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用新能源,推动形成全民生态
旅游、民俗民宿等新业态新模 提效农村改革。健全城乡 自觉。
式,促进“一产提质”。坚持农 融合发展机制,推动城乡要素 强化污染综合防治。高标
业全链条培育,加快中泰生态 平等交换、双向流动。深化农 高质落实上级环保督察问题整
农业园、横坎头田园综合体等 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 改,完成“千吨万人”饮用水
项目建设,打造特色农业品牌, 加大农房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力 源地整治任务。强化大气污染
建好“四明臻货”展示展销中心, 度。健全“两进两回”长效机制, 精准治理,建设高空瞭望系统,
推动果酒等精深加工。谋划建 推动工商资本、青年农创客“上 统筹工业废气、道路扬尘、机
设农业现代化创新创业基地, 山下乡”,培育更多新型农业经 动车尾气、垃圾秸秆焚烧等治
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推进“互 营主体。优化科技助农机制, 理。深化推进“五水共治”,提
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试点, 实施科技特派员计划,新增“星 档升级河湖长制,加快尾水排
推广 3 个以上种养殖区块链溯 创天地”2 家。高效运作农村“产 海延伸、城区污水收集系统五
源平台建设。抓好粮食、生猪 权超市”,持续推进农村集体经 期等工程,抓好姚江流域水环
等增产保供,加强高标准农田 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交易试点工 境综合治理、杭州湾污染综合
建设,切实保障“米袋子”“菜 作,统筹利用农村闲置土地、农 治理等系列攻坚行动。推进“无
篮子”安全。完善四明山区统 房,拓展强村富民渠道,力争 废城市”建设,实施“药肥两制”
筹发展机制,加快毛竹、茶叶 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 试点,完善小微企业危险废物
等传统产业及林下经济转型发 入达到 15 万元以上。继续认真 收集中转体系,基本实现一般
展,进一步打通“绿水青山” 做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山海协 工业固废处置全覆盖。推进远
向“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 作和对口支援,推进合作共赢。 程监测、非接触式智慧化监管
建优美丽镇村。纵深推进 (五)致力生态建设,绘 和网格化管理,强化“环境信
“千万工程”、美丽城镇三年行 浓青山绿水主色调。坚定不移 用+双随机”抽查,构筑生态
动,高水平编制乡镇国土空间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环境长效监管机制。
规划,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乡 理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 推动资源高效利用。健全
村特色风貌,加快构建“一户 绿色转型,加快创建国家生态 资源有偿使用机制,规范排污
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镇一 文明建设示范市。 权、用能权、用水权交易,创
天地”的大美格局。力争创建 倡导绿色低碳发展。统筹 新产业用地供地模式,完善“标
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村 66 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实施 准地”出让、“土地超市”等制
个,新增宁波市级美丽乡村示 “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度。持续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
范乡镇 3 个、乡村振兴示范带 1 深化“森林余姚”建设,新增 治,启动新一轮废弃矿山整治
条、A 级以上景区村 30 个、美 国土绿化 3680 亩,森林覆盖率 三年行动计划,盘活城乡低效
丽 庭 院 3000 户。 持 续 推 动 乡 达到 42.3%。抓好能源“双控”, 用地、存量建设用地各 1500 亩,
镇功能提档,加快把集镇打造 严格项目用能审查,实施重大 消化“批而未供、供而未用”
- 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