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5 - 《鹿城年鉴2016》
P. 65
特 载
乐清湾港区铁路支线、绕城高速西 城市创建为龙头的“六城联创”攻 社会保障体系扩面提质,强化社区
南线、市域铁路S1线等鹿城段工程 坚,确保全部顺利收官。深入实施 服务、养老服务、残疾人社会保障
建设,加快104国道温州西过境公 省“4+1”行动,全面推进治水治 服务三大体系建设。加快发展体育
路、双屿至藤桥公路、瓯江路西延 气治土治城治乡,加快创建全国低 产业,举办区第八届全民运动会。
等干线公路建设,实现仰义至双屿 碳示范城区。切实提升城市管理精 进一步加强“双拥”、救助、福
段公路改建工程全线通车。加快水 细化水平,开展交通治堵、道路平 利、优抚、红十字、慈善等事业,
利、产业、电力、信息、通讯等重 整、排水设施改造、环卫中转设施 加强人防(民防)、科协、社科
大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开展保障房 建设、城市家具维护保洁等城市管 联、档案、地方志等工作。
建设安置、转而未用土地清理、疑 理综合整治,全面巩固联创成果。 (六)加快推进法治建设,全
难问题化解、拔钉清障等提速服务 建设美丽乡村。深入实施“百 力维护赶超发展和谐稳定。扎实推
行动。全力协助做好市级在鹿项目 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深化农 进法治平安建设,加快基层治理体
的服务落地。加大跑办力度,向上 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历史文 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争取更多项目列入省市重点和资金 化村落保护利用,加快村民中心、 推进法治鹿城建设。实施全
补助。 农房集聚、生态农庄、乡村绿道建 面深化法治鹿城建设的意见,着力
(四)全面深化环境整治,全 设,新增一批精品村、精品线,加 提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
力强化赶超发展生态依托。持续打 快建成村点出彩、沿线美丽、面上 态文明以及党的建设法治化水平。
好生态文明建设组合拳,建设美丽 洁净的美丽乡村。 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健全行政决策
鹿城,创造美好生活。 (五)统筹推进社会事业,全 程序和机制,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
推进五水共治。加强和完善 力强化赶超发展民生保障。巩固和 约和监督。改革和完善行政执法体
“河长制”,统筹兼顾、标本兼 扩大各类强区创建成效,提升基本 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积极
治,科学推进“水岸同治”,全面 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落实司法体制改革任务,推进司法
消除黑臭河,实现城市截污纳管、 加快文化强区建设。挖掘提 规范化建设,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
农村污水处理、生活垃圾集中处理 升“红日亭”崇善向上文化,形成 督。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守法,健
全覆盖。以温瑞塘河治理、独流入 崇尚“最美”、争做“最美”的浓 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切实提高公
海、绕城高速至卧旗山段海塘工程 厚社会氛围,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 民法治素养。
等为重点,扎实推进工程建设。以 值观在鹿城的生动实践。推进文化 强化社会治理创新。培育和规
新《环境保护法》实施为契机,实 礼堂拓面提质,完善基层群众文体 范服务型、公益性社会组织,推进
行最严格的环境监管制度,依法打 团队管理机制,丰富市民群众精神 社工和志愿者队伍建设,加大政府
击涉水违法犯罪行为,做到涉水污 文化生活。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购买服务力度。深化社区扁平化管
染“零容忍”。 建设,整合提升“农村30分钟文化 理,推行村、社区事务准入制度,
强化三改一拆。打好“三改 圈”和“社区15分钟文化圈”。加 巩固社区(村)“三多”整治成
一拆”“四边三化”“两无三化” 强鹿城地方文化研究。不断提升江 果。深化基层网格化管理,推进智
持久战,推行“阳光征收”工作机 心屿金秋文化节区域品牌效应。加 慧民情处置中心、社会应急联动指
制,深入开展塘河沿岸和重点区块 快历史文化名城创建。 挥中心和信访综合处置中心建设。
的城中村改造,实施旧片区、旧住 促进社会事业发展。继续实施 完善大调解体系。
宅区、传统街区和历史街区综合整 “十大民生工程”。巩固全国义务 深化平安鹿城建设。加强社会
治和改造,完成三大进城口整治工 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创建成果,推 治安综合防控体系建设,健全应急
作,加快推进“无违建城区”建 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加快 联动处置体系,深化除恶治乱、黄
设。持续推进滨水公园、城区绿道 创建省级教育基本现代化区。推进 赌毒黑、治安乱点等专项整治。加
和平原绿化工作,扩大实施绿地彩 卫生计生机构改革,加快省级卫生 强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着力化解
化提升项目。 应急工作示范区创建,深化基层医 信访积案、初信初访和历史疑难问
打好联创攻坚。深化以文明 疗卫生和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推进 题,依法打击信访非访。深化“同
鹿城年鉴·201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