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4 - 龙港年检2020
P. 44
!"#$ !"!"
的结果,是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国家发 旗帜,紧扣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稳中求进
改委、民政部等国家部委和浙江、温州、苍南大力支持 工作总基调,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扛起改革大
的结果,也是龙港历届领导班子和广大干部群众抢抓 旗,围绕省委“‘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和
机遇、改革创新、艰苦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龙 温州市委“再造改革开放新优势、再创高质量发展新
港市人民政府筹备组,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龙港发展 辉煌”的决策部署,以建成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
的各级领导,向在各个领域和岗位上辛勤劳动的全市 示范区为总目标,以打造活力创新城、高端产业城、现
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支持和监督的人大代表、政协 代智慧城、幸福宜居城、平安善治城为主攻点,锐意改
委员,向所有关心支持龙港改革发展的同志们、朋友 革、奋力领跑,敢抓善为、务实为民,真正实现龙港从
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镇”到“市”的跨越,努力建设温州大都市区南部中心
站在撤镇设市的历史新节点,我们清醒地认识 城市。
到,龙港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差距:一是 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目标任务是:力争到“十四
经济发展的规模质量与发达县(市、区)相比差距较大。 五”末,全市经济实力、发展质量跻身全省前列,地区生
产业“低散弱”问题仍然突出,传统产业升级缓慢,新兴 产总值、财政总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翻番,力
产业发展乏力,重大产业平台和人才等创新要素保障 争分别跃上 500亿元、50亿元、30亿元台阶;城市、农
不足,新旧动能转换亟待提速。二是城市建设管理水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倍增,分别突破 10万元、6
平与打造温州大都市区南部中心城市目标要求差距 万元关口。高质量发展指标进入全省第一梯队,改革
明显。城市承载力和辐射力不强,城市管理水平严重 先发优势更加凸显,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城市功
滞后,交通、生态环保、水利等基础设施欠账较多,城市 能更加完善,产业核心竞争力明显提升,城市集聚辐
形态和功能品质离现代化中心城市相差较大。三是公 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
共服务、公共产品的供给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 为实现上述目标任务,今后一个时期,必须以改
待差距甚远。对照县一级标准需要配置建设的医疗、 革破题,以创新引领,以奋斗开路,重点推进五个方面
卫生、教育、文化、体育、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短板不 工作:
9):;<=>?@ABCDEFG-HIJIB
少,优质公共服务产品更是十分缺乏。四是政府自身
建设、社会治理水平与“大部制、扁平化、低成本、高效 K@L 始终把改革、开放、创新作为龙港高质量发展的
率”的愿景差距不小。少数政府公务人员改革创新、干 源动力,坚持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引领带动多
事创业的精气神不足,开放环境、营商环境还需进一 领域改革,主动对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力实
步优化,历史遗留问题较多、解决难度较大,安全生产、 施创新驱动和人才强市战略,不断激发新潜能、赋予
社会稳定等领域还有不少潜在风险。对此,我们将正 新内涵、注入新动力,全力把龙港打造成为创业创新、
视问题,采取更加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投资兴业的热点城市。力争到“十四五”末,创成 20个
以上有影响力的改革品牌,建成新型城镇化“全国样
%&'()*+,-./012345678
板”;累计完成招商引资 200亿元以上;新增国家高新
面对新目标、新任务,我们必须深刻领会以习近 技术企业 100家以上,确保 R&D经费支出每年递增
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殷切期望,认真践行省委车 25%以上;新引育高层次人才 100位、领军型创业创新
俊书记赋予龙港的“四个使命”和市委陈伟俊书记关 团队 20个,新增高校毕业生在龙就业 2万人以上。
9%:;<=>MNOPCDEFQRSTUVB
于做好“三篇文章”的新要求,积极贯彻落实龙港市第
一次党代会精神,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开拓进取,全力 WXL 按照“一个产业、一张路线图、一份政策、一个创
推进“一区五城”建设,奋力开启龙港改革发展新征程。 新平台”要求,编制实施产业转型升级路线图,推动传
龙港市今后一段时期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奋斗目 统制造业高端化提升、链条化发展;加大智能装备、生
标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 命健康、清洁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力度,打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