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2 - 龙港年检2020
P. 92
!"#$ !"!"
建成投用。社会事业全面提质发展,城乡居民共享发
%&'()*+,-./0123 产业转型成效显 展成果。优化市场参与城市治理机制,提升资源使用
著,基本形成印刷、礼品、纺织、塑编四大传统支柱产 效率。在河道保洁、绿化保养、交通管理、教育养老等
业,印刷原材料、不锈钢带材、微晶玻璃、超细纤维、特 领域,深入推行向社会购买公共服务模式,由市场承
种陶瓷等一批新兴产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4221”的 接部分公共服务职能,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产业空间布局加快打造。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一号工
NFO9PQR
程”,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推动传统产业转 2014年 12月龙港被确定为首批国
型升级。以小微园为载体实现企业规范化、标准化、规 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镇至今,已初步具备县级管理
模化转型,全市共有规上企业 238家。全力打造省级产 能力,大部门制改革和县级权限下放的经验做法被国
业平台,印刷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荣列省级产业综合 家发改委向全国推广。2019年 8月 30日,浙江省政府
体创建名单,印艺小镇建设稳步推进,走出了一条传 发布: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复函浙江省政府,同意撤
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的转型 销苍南县龙港镇,设立县级龙港市,以原龙港镇的行
之路。 政区域为龙港市的行政区域,市政府驻地为镇前路
195号。龙港市由浙江省直辖,温州市代管。龙港撤镇
456789+:;<=>?@A 2019年,龙港市 设市的最大特色是“大部制、扁平化、低成本、高效率”,
城镇化率达 63.2%,下辖 103个村社,现代化新生城市 是行政区划改革创新的突破。龙港市成立后,将进一
基本形成。围绕“五美”新温州建设部署要求,工作重 步深化实行大部门制,试点中设置的 15个党政大部门
“
心由“大拆大整”转向“大建大美”、精建精美”。优化城 将进优化调整、申报升级。同时,创设基层治理委员会,
乡管理体系建设,合理划分片区范围、强化部门力量 统筹协调村居(社区)、基层治理平台的事务,不设乡
下沉,提升治理效率。乡村振兴全面发力,龙港小城镇 镇、街道,划分 9个片区,各片区设非独立法人、无固定
综合整治成为省级样本。积极探索“农业+科技”模式, 编制的片区党工委和基层治理中心,推进“扁平化”管
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打造无 理。龙港市还将严控人员机构编制规模,大幅缩减行
公害绿色品牌,加快沿江省级现代农业园建设,积极 政成本,全面启动“智慧龙港”建设,把政府行政审批和
推进一批生态休闲农业项目优化提升,形成一批农业 公共服务延伸至基层治理平台和村居,提高基层便民
与自然山水、乡村风貌相融合的农业创业创新项目。 服务水平。龙港市成立后,将与苍南县实行协同发展、
稳步扩大投资,重点项目扎实推进 2019年,龙港市固 错位竞争。苍南县、龙港市将组成统筹协调机制,重点
定资产投资增速达 31.7%。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 围绕两地重大规划布局、重大产业发展、重大基础设
工业性投资、交通投资、民间投资分别实现较快增长。 施建设等加强顶层设计,解决协同发展中的重大问
受镇改市影响,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明显提升。产业 题。规划方面,温州市将加强统筹指导,做好区域发展
平台创新突破,重大项目全面推进,在建重点工程项 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交通等重大专项规划编制,尤其
目 45项,涉及市政设施、社会事业、工业投资、房产投 是做好规划的衔接和融合,避免两地规划错位失位,
资、规模农业和生态环境六大类,有力推动市域经济 防止资源无序低效配置。设施建设方面,两地在规划
持续健康发展。 统筹的基础上将各自加大投入、加快谋划建设重大交
通、市政设施、社会事业等基础设施。同时,加强合作,
BCDEFG+HIJKILIM 2019年,龙港重 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如垃圾处置、污水处理、水资源
大设施建成投用,城乡服务均衡共享。小城镇环境综 综合利用等公共服务设施将推行“谁使用、谁获益、谁
合整治、城中村改造、乡村振兴示范带等一批重大项 付费”,建立设施共建、义务共担、利益共享机制。产业
目加速推进,交通、文体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龙港体 培育方面,温州市级将加强对两地产业发展、园区规
育馆、龙港高级中学、龙港城市公园等一批民生项目 划的指导,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互补共融。推动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