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 - 《鹿城史志》二O二一·春夏(总第十五期)
P. 28

工作的繁文縟节,现择其要,以浓缩的简朴故事,展示其蕴藏的梗概内涵。



               走进红土地  感悟党初心



               我曾在戎马生涯的时光里,写过这句自勉的警句:“自古有心天不负,
           从来有志事竟成。”出于对纪实文学《母婴石记》——温州一家人故事的
           写作需要,我把探寻“母婴石”出土在红土地——“浙南红都——平阳凤卧”

           红色记忆的契机,当作走进故事情节的敲门砖;并在平阳县山门镇怀溪溪
           畔的东门村租住的房子里采风写作,历时两年。几乎跑遍了凤卧镇、凤林村、
           冠尖山等附近高山密林,及诸如凤林、马哲、南士垟、吴士垟、河山、龙

           尾、平琪、南胜等大小村落;多次瞻仰了“山门红军公园”“一大会址”“冠
           尖纪念馆”及“浙南刘胡兰——郑明德纪念馆旧址”等。我从小喜爱听故事,

           记忆最深的就是学校老师讲述的,原中共浙南特委常委兼平阳县委书记郑
           海啸与女儿“浙南刘胡兰——郑明德”的动人故事。但不同的是,百闻不
           如一见,身临其境,就有感同身受的体验,几乎每一次的探寻瞻仰都是一

           次红色洗礼;让我深深体会到,在这群山连绵的小山村里,中国共产党早
           已播下了永不熄灭的革命火种;而且,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红色的革命

           斗争精神不仅深深烙在了平阳人民的心坎里,并正在转化为指引他们探索
           发展,建设美好家园的内在动力,让我心潮澎湃,无限敬畏。在“母婴石”
           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我的脑海里好似有一股催人笔耕的思维流动,为我开

           启了对亲历往事的追忆,对人称浙南李双双、新中国初期的省级劳模——
           母亲王凤素一家三代人经历的风雨人生的回想,让我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
           顺利完成了纪实文学《母婴石记》——温州一家人故事的写作。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相信,扎根故乡土地,热爱当下生
           活,关心国家大事,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力能所及的贡献,是人人都
           能做得到的。但是,树立起高度的责任心与使命感,特别是无私奉献精神,

           那就很不容易。由此可见,以“红船精神”和红区人民英勇斗争精神,引




           18
           19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