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9 - 《鹿城史志》二O二二·秋冬(总第十八期)
P. 89

好的人际关系,汇集了林其勉影楼、原野鲜花店、东瓯洗染店、酒店等上

                  百家消费场所,成为联谊卡会员单位,联谊卡印制精美会员册子,持卡者
                  在这些店铺消费,可享受折扣优惠。每家会员单位收银台前放置联谊卡匾
                  牌。联谊卡发行后,没卖,以会员推广为主,5000 份很快告罄,一卡难求,

                  不少青年人以持有联谊卡为荣耀和自豪。联谊卡运作费用全由郑一丰的“日
                  宝来福”赞助。郑一丰回首往事,唏嘘不已。他说,遗憾得很,这联谊卡
                  当时没能坚持下来,要不然如今也有可能做成一个很大的赢利平台,一个

                  可人人分享的很大蛋糕。
                      我在热衷于公关活动同
                  时,充当报社的通讯员,积极

                  撰写公关方面的稿件,为公关
                  运动鼓与呼。早在 1986 年,

                  我写了篇“乐趣尽在酬酢间”,
                  表达了自己参与社交活动的乐
                  趣和心得,发表在当时刚创办

                  的《鹿城晚报》上。应该是“公
                  关”一词最早出现的温州媒体。                    1991 年,温州侨乡报刊发拙作《温州兴起企业
                                                 公关广告》。
                  《鹿城晚报》后昙花一现,这
                  篇小文也成了历史见证。1987 年 10 月,我采写的“一个个青年社团在悄
                  然兴起”,反映了 80 年代后期社会团体的活跃,公关运动蓬勃于社会。

                  这个报道在温州日报“年轻人”专栏头条刊登,在年轻读者中引起很大
                  反响。在为温州侨乡报撰写的“公关新闻”时,我采访了当时在瓯昌饭

                  店任公关部经理的王丹军先生。瓯昌饭店是温州早期由外资投资的涉外
                  饭店,王丹军原是温州大学青年教师,在改革开放潮中下海,出任瓯昌
                  饭店公关部经理。他跟我交流探讨了公关事业的大趋势,即有理论高度,

                  又有实战体会,可谓为方兴未艾的公关运动做了阶段性总结。文章见报后,
                  编辑部收到很多读者来信,表达了对这新鲜事物的赞赏和肯定。



                                                                                     嵘 峥
                                                                                   月 岁
 81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