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86 - 《鹿城区志》
P. 1086

. 966 .  温州市鹿城区志                                                                      卷五十二 艺  文        . 967 .




 巽吉山头塔影尖,疏林斜挂月纤纤;  以点茶。宝珠、茉莉之大者。  则何物明年最宜。烧樟叶、并煮黑豆粮茶,谓之煨春。          注:南塘在瑞安门外,吴田去南塘十里。
 时闻清唳云中鹤,曾驻飞仙白玉蟾。  (五十九)       (六十九)                                             (七十九)
 注:巽吉山在府城外东南,白玉蟾驻鹤于此。  二此园开景物殊,当年州治已荒芜;  何年孤屿落空江,塔影东西各自双;           城西十亩放生池,池上縠纹皱绿漪;
 (五十)  红霞阁外梅花香,不及茶山数百株。  夜夜潮声惊客梦,霜钟更向五更敲。                           妾羡鸳鸯能比翼,郎如文鲤得扬鳍。
 三溪水下会昌湖,湖水清清漾绿蒲;  注:二此园,府署园也,宋有红霞阁,今圮,  注:孤屿有二塔。                   注:放生池在城西。
 种得湖边香稻熟,古城软秆指头粗。  梅花坞有矣。茶山,大罗山也,梅花甚夥。花时往游,  (七十)                                 (八十)
 注:会昌湖在西郭,合瞿、雄、郭三溪为湖。  洵为大观。  楼前山色记兴亡,楼上江流接大荒;                      西施舌本尚留香,海客偏能数数尝;
 古城软秆,温州谷名。  (六十)  若使题诗还对酒,倚楼谁是孟襄阳。                                 不在若耶溪上去,惭将颜色对吴王。
 (五十一)  种花移柳总精神,天气真如四季春;  注:孤屿有孟楼。                                  注:西施舌,瓯海产,蛤属。
 大树阴阴庙貌隆,谁骑白马赈哀鸿;  莫叹河阳潘令老,满城都是惜花人。  (七十一)                                       (八十一)
 萧郎文选楼中住,白马何曾到海东。  注:温人好种花,亦因气温易生也。  厓山遥望路参差,海上孤臣此誓师;               观剧游人好夜行,庙门演戏到明天;
 注:城南英济庙,俗称白马殿,谓昭明太子骑  (六十一)  一片赵家干净土,终留余地作公祠。                      梦中风送云璈奏,恍惚身居不夜城。
 白马来赈饥。  散花天女坠诸天,短鬓朋曾学野禅;  注:文信国曾宿孤屿,今立祠祀之。                         注:温城时夜演剧。
 (五十二)  不是慈悲无定力,要从欢喜结因缘。       (七十二)                                             (八十二)
 三十六坊春风生,三十六坊秋月明;  注:谓温之尼僧也。朋曾,发乱貌。  七月七日夜正中,儿童击瓦声隆隆;               学宗谊理甲东南,邹鲁声称昔所谈;
 试看三十六坊景,风月年年各有情。  (六十二)  穿针欲绣天孙锦,换巧须移造化工。                          名宿应知周郑事,薪传该向静中参。
   注:府城中共三十六坊。  榕树连街好纳凉,栲纱裁作夏衣裳;  注:七夕儿童击瓦相乐。去端午彩索曰换巧。              注:宋儒周行已、郑景望皆温人,故当时有小
 (五十三)  芭蕉叶大绿当户,丁冬花开红过墙。       (七十三)                            邹鲁之称。
 松台山下草青青,路过怡园户未扃;  注:栲纱,纱以栲皮染之者。丁冬花,刺桐也。  文公祠畔卓公祠,忠毅芳邻应有知;                       (八十三)
 门外游人齐驻足,秋光先上桂花屏。  (六十三)  谏果拈来尝苦口,回甘已是味残时。                          海上妖魔敢横行,王师叱咤鬼神惊;
 注:怡园为曾氏筑,桂花屏名甚著。  朝暮寒暄候不齐,雷声腊月震雌霓;  注:卓忠贞公祠,旁有橄榄树。                 西山折戟沉沙土,断垒依稀贝子营。
 (五十四)  西风吹得榆钱落,冬夜时闻络纬啼。       (七十四)                                注:固山贝子讨耿逆于温,今西山有营址焉。
 金鼓喧阗演戏文,庙廊游女正如云;  (六十四)  亭子临江水气多,谢公遗像手重摩;                                       (八十四)
 一班年少真轻薄,双目炯炯盼翠裙。  一夜南风海舶来,荔枝携入市中才;  若移康乐坊中去,童子争迎竹马过。               风流太守忆王郎,经换笼鹅字字香;
 (五十五)  莫愁色味香俱变,船自莆阳信宿开。  注:谢公亭在孤屿。康乐坊在城内,康乐曾居                      昨日见郎书法好,移家合住墨池坊。
 及笄女儿合欢襦,欲嫁哀哀泣路隅;  (六十五)  此也。童子、竹马皆坊旁巷名。                            注:墨池坊在城东,相传为右军临池处。
 似怪大挠排甲子,累侬星命犯辰孤。  台前灯彩衬高低,串客衣冠亦整齐;  (七十五)                                       (八十五)
 注:温俗女命犯败母家者,嫁时前数日使居尼  傀儡登场频一笑,有人暗里费提携。  梅屿山川千古春,曾闻梅福避嚣尘;           梅子结时多好风,梅子青时三月中;
 庵,或泛舟中,谓之借嫁。  注:灯市以木人演剧,名曰串客。  自从不作神仙尉,愧煞杨雄论美新。                    梅子黄时梅雨过,杨梅已熟满山红。
 (五十六)  (六十六)     注:梅屿在府城西二十里,汉梅福隐此。                                             (八十六)
 东瓯王寿世争传,百六年来拟地仙;  九斗山头斗柄东,吸江亭子大观雄;  (七十六)                          五马街头达广衢,门前五马立踟蹰;
 故事好巫还信鬼,是谁祈祷得延年。  江流东海苍茫外,山在西溪烟雨中。  海上蓬莱路几千、我来暂学小游仙;               乌衣子弟正年少,郎是兼兼颇有须。
 注:史记封禅书,东瓯王百六十岁。  注:温城依九斗山而筑。吸江亭在华盖山,山  容成未必居尘世,华盖山前有洞天。           注:五马街,昔王右军以五马出游,故名。兼兼,
 (五十七)  为斗柄。亭今易名大观。  注:华盖山太玉洞天在城东,容成子修道处。                       发多貌。
 桔柚侵霜满四郊,桥墩门外买香泡,  (六十七)       (七十七)                                             (八十七)
 擘来片片红似玉,莫当朱栾一例抛。  六月南风割早禾,稻孙七月又婆娑;  立夏清和四月天,与郎商酌岁支钱;               青丝璎珞结齐眉,可可年华十五时;
 注:桥墩门,平阳地名。香泡,柚属,朱栾,桔属。  田家再熟不知喜,种玉畦边种玉多。  红花盐菜俱难缓,更卖新茶过一年。        窥面已知侬未嫁,鬓边犹见发双垂。
 香泡唯平阳红色者可食,朱栾酸苦不能食。    注:种玉畦在瑞安,陶隐居种谷处。  注:温人于四月购红花、盐菜、新茶,备        注:温之女儿未嫁者,鬓边垂发两缕。
 (五十八)  (六十八)  一年用。                                                              (八十八)
 盘鸦髻坠绿云偏,相对清谈剧可怜;  太守堂前偃月田,立春偷种卜丰年;  (七十八)                          馆头潮涨朝山明,温溪潮退暮山晴;
 戏点茶汤金豆小,笑拈花插宝珠圆。  煨春烧得香樟叶,黑豆糖茶着意煎。  踏青伴侣过南塘,二月春风夹路香;               郎心须似潮有信,妾意还愁山不平。
 注:金豆似金桔而小如豆,又名罗浮,糖浸之  注:温俗立春夜,往府署前偷种五谷,种何物  蜂蝶紧随衣袖舞,吴田十里菜花黄。       注:潮自馆头涨至温溪退。馆头郡南三十里,
   1081   1082   1083   1084   1085   1086   1087   1088   1089   1090   1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