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18 - 《鹿城区志》
P. 1118

. 998 .  温州市鹿城区志                                                                      卷五十三 卫  生        . 999 .




                  ԮಙѨؿѨaੀྛa॥ᇅ౦ঃ                                     痢章疾站以细菌性痢疾为主。1984 年~ 1990
 图:53-1           鼠章疫章鹿城区是有鼠疫历史的疫区之一。                           年,共发病 1434 例,占全区传染病发病的第二位,
 ၦ౦Бۡຩ઎ࠣБۡӱ྽  1943 年冬,在温州市区西部太史码头发现由龙泉                          仅次于病毒性肝炎。其中,1985 年为建区后的最高
              县来的一个病人病死在船上,且从携带的山货包裹                            发病率,发病数为 536 例,发病率为 119.23 / 10 万。
              中陆续发现数只疫鼠。当年患者 4 人中死亡 1 例。                        由于各项防治工作的落实和环境改善,发病率明显
              1949 年,温州市区及永嘉等地又发生鼠疫疫情,以                         下降。1990 年~ 2003 年的发病率在 7.96/10 万~
              市区为甚,共有病人 43 人,死亡 10 人。中华人民                       28.79 / 10 万之间。
              共和国成立后的 1950 年,消灭了人间鼠疫,1953 年,                        伤寒及副伤寒站 1984 年~ 1990 年,共发病 53
              消灭了鼠间鼠疫。1950 年 7 月后,无发生鼠疫病人。                      例,其中 1989 年发病 24 例,发病率为 5.04 / 10 万,
              由于坚持鼠情监测,至 1954 年时已无保菌鼠发现。                        1990 年下降至 2.29 / 10 万。1998 年以来,由于市
              每年监测治鼠体 1000 只,至 1990 年止,共捕治鼠                     区流动人口增多等各种因素,发病率在 7.96/10 万
              6552 只,应用间接血凝法进行鼠体 F1 抗体测定。                       ~ 28.74 / 10 万之间。
              1989 年,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技术,在黎明乡巨一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站 1984 年~ 1987 年,共发
              村发现一只“臭鼩鼱”鼠体 F1 抗体阳性,并开展                          病 80 例,1988 年~ 1989 年,无病例发生,1990
              了大规模的灭鼠灭蚤活动,增加监测范围和监测次                            年~ 1993 年,各报告 1 例,1994 年,报告 2 例,
              数。截至 2003 年,未发现新的阳性点,鼠情监测                         1996 年,报告 1 例。由于有计划地进行流脑疫苗的
              仍在进行。                                             接种,有效地控制了疫情,自 1997 年以来,无病
                  霍章乱站清嘉庆年间至道光二年 (1822),疫情                      例发生。
              曾 4 年持续流行,曾有史记“痧疫流染、朝发夕死”。                            流行性乙型脑炎站 1984 年~ 1990 年的 6 年
              1940 年~ 1947 年间,也曾发生古典型霍乱流行。                      共发病 20 例,其中 1985 年无病例。1991 年至
              1962 年,温州市区发生传入性疫情,后持续或间断                         2003 年,无病例发生。
              性地流行。1984 年、1986 年各发病 1 例。1987 年                      麻章疹站在 1986 年与 1990 年发病较多,发病
              发病 8 例。由于重视霍乱防治工作,开展肠道门诊                          率分别为 28.92 / 10 万与 24.07 / 10 万(132 例、126
 ̿̽̽̽ ୍ຩ઎ࠣӱ྽
              监测工作,对水源、外环境、公厕粪便、水产品、                            例),由于生物制品的有效接种,2003 年,发病率
              苍蝇等进行定期、定点的监测,使疫情得到有效控                            已控制在 10.81/ 10 万。
              制。除 2000 年发生二例输入性病例外,1998 年以来,                        百日咳章除 1984 年~ 1986 年,发病各 12 例、
              未有病例发生。                                           13 例外,其他年份发病人数较少,其中 1988 年及
                  病毒性肝炎站病毒性肝炎是鹿城区发病率最高                          1992 年~ 1999 年与 2001 年无病例报告。
              的急性传染病。1984 年~ 1988 年间的发病率均在                          猩红热站 1984 年~ 1987 年、1990 年~ 1992 年、
              200/ 10 万~ 660 / 10 万之间。最高发病率为 1984 年,            1997 年~ 2002 年均有发病,病例数在 1 例~ 6 例
              发病数为 2974 例,发病率为 660.3 / 10 万。经血清                 之间,其他年份无病例报告。
              学调查以甲型肝炎为主。病因分析与食用毛蚶及生                                流行性出血热站除 1985 年发生 1 例病人外,
              食牡蛎有关。经过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和卫生宣                            再无病例发生。
              传教育,饮用水管理,疫点消毒及预防性注射等工                                麻风病章据 1990 年统计,共有新老病人 52 例,
              作力度后,病毒性肝炎得到有效控制。自 1998 年                         其中发病 10 年内死亡 6 例,10 年外已死亡 10 例,
              以来,发病率控制在 20 / 10 万以下。                            现症病人 2 例。2002 年统计,全区已无麻风病人。
   1113   1114   1115   1116   1117   1118   1119   1120   1121   1122   1123